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習近平會見蕭萬長為什麼只有5分鐘?

2015年03月31日 07:5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5分鐘快閃”,29日的臺灣媒體用這麼一個詞形容前一天在博鰲論壇進行的“習蕭會”。迄今為止,習近平已4次會見蕭萬長,前3次都有長達30分鐘左右的閉門會議,這一次則只有5分鐘的“合照式會面”。

  為什麼會面只有5分鐘?因為習近平要連續會見15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掐著點每人5分鐘,臺灣當然不能例外。鋻於島內輿論對於兩岸高層互動“規格”的重視,國臺辦兩周前就已將這一安排告知了臺灣方面。

  這5分鐘談了什麼,新華社只在一篇綜合消息裏提了一句,大意是習近平提兩岸是“命運共同體”,願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習蕭會只有5分鐘,筆者認為可從另一角度解釋。兩岸關係走到今天,到了“無聲勝有聲”的時候。博鰲論壇上習近平時間很緊是肯定的,但假設擠出30分鐘安排會見蕭萬長,又能談些什麼呢?估計只能拉拉家常了。兩岸之間,該説的基本已説到,剩下的只看怎麼做。

  這些年的兩岸互動中,大陸拿出了有目共睹的誠意,正所謂“大事小以仁”,兩岸簽署任何經濟協議,都會考慮到兩岸經濟規模的對比,優先照顧臺灣利益,從不吝于讓利、送禮、大採購之類的動作。

  但是,臺灣還是處處表現出對兩岸交流合作的疑慮。民進黨刻意操作煽動自不待言,國民黨許多時候也是把心防寫在臉上。臺灣去年一場違法的學生運動,就可以把兩岸服貿協議卡死在“立法院”。馬當局輸掉“地方選舉”後,其兩岸政策更趨保守。

  大陸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發起成立亞投行,臺灣反應遲緩。上周臺“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臺灣尚未收到邀請,若受邀願參加”;接著臺行政當局負責人毛治國更退一步説“若受邀再評估”;兩天前馬英九才表態“願加入亞投行”,因三大財經龍頭宣佈“商機重大”。據臺媒報道,亞投行創始會員的申請期限是3月31日,臺灣內部至今還在為加入的“名稱”而煩惱。事實是,時不我待,再不申請就來不及了。

  臺當局原本可能抱有這樣的心態:不必著急加入亞投行,因為“大陸肯定會來盛情相邀”,屆時再加入,就不會顯得太“傾中”。結果,大陸這回決定給臺灣足夠的思考空間,並沒有像過去那樣過於主動忙著招呼。

  人與人之間,如果一方習慣了另一方的付出,往往會將之視作理所當然,而産生不珍惜的念頭。兩岸之間其實也是一樣,大陸太過“熱情”,臺灣似乎也會變得“傲嬌”。大陸的發展機會,一向願與臺灣共用,但話已不必多説,萬事俱備,只欠臺方思之而後行了。(閔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