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國民黨應自信 不能走“獨”派道路

2017年02月15日 07: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國民黨于2005年所推動的國共和解對話,以及于2008至2016年間執政所推動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持續被”臺獨”陣營指控為違背了兩蔣的”反共”政策。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5日發表點評文章説,此一指控完全不合時宜,但至今仍然是“臺獨”陣營打擊國民黨的宣傳主軸。

  文章指出,兩蔣的“反共”政策是國共內戰的延續,國共內戰則是一個中國下的黨派鬥爭,故其鬥爭無論再怎麼激烈,都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雙方都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灣獨立。因此,“獨”派認為國民黨應該秉持兩蔣的“反共”政策,卻抹煞兩蔣所堅持的一個中國,其實是以偏概全。

  兩蔣畢生都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蔣中正先生所號召的“建設臺灣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完成統一大業”等是如此,蔣經國先生所號召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亦復如此。而“獨”派主張“反共”,卻意在反對中國、否定統一、脫離中華民族,與兩蔣的基本理念及目標背道而馳,如何能夠要求國民黨走和“獨”派一樣的“反中”道路?

  國共從內戰到兩岸對立、互不往來,到兩黨正式和解、建立溝通平臺,再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歷史的必然,反之,如果兩黨還圖永無止境的內戰,誓不兩立,才是違反人類歷史的潮流。美國也曾有南北戰爭,誰能要求南北戰爭永不止息、美國一直內戰不停?日本戰國時代長達150年,國內諸候長期內戰,最後復歸統一,如今總不能認為日本還應處在戰國時代才是正確的。實際上,世界各國的歷史演進都有同樣的情形。

  兩蔣時期還有國際背景。當時東西兩大陣營冷戰僵持,也進行軍備競賽,臺灣參與的是西方反共陣營。上個世紀70年代後,美國轉而和中國大陸和解建交,接著先後越南統一、德國統一、蘇聯解體、冷戰終結,臺灣又怎能單獨守著冷戰角色而和大陸為敵不已、自陷孤立?與時俱進推動兩岸和平、共同發展才有利於自己。

  國民黨完全不必畏懼“獨”派扭曲性的攻擊,縱使在野仍應自信地堅持國共兩黨互信基礎的“九二共識”,才能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兩岸關係不確定不穩定的形勢下,扮演維護臺灣和平穩定的中流砥柱。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