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商為何缺乏興趣出席海基會餐敘活動?

2017年02月07日 14:24:00  來源:《新華澳報》
字號:    

  臺灣海基會日前在臺北萬豪酒店舉行“例行”的春節臺商聯誼活動。按道理,在春節期間舉行的此類活動,由於絕大多數大陸臺商都以已返臺與家人團聚,應該是順其便利,踴躍出席,以便於聯絡感情,及向出席的政府首長反映意見,並向海基會高層提供談判建言才對。但從臺灣媒體報導的情況看,昨日出席該項活動的真正大陸臺商、臺幹並不多,僅約二百餘人出席,亦即只有馬英九時期的一半左右。更嚴重的是,許多重要省市的臺商會長沒有到場。

  可能是海基會工作人員“早有預見”,找來了許多臺灣地區的工商團體的會員和幹部來“充場”,而且每桌都有超過二位相關部會的官員作陪,才填滿了安排的桌位,使得出席的人數可以與馬英九時期同類活動時的出席人數“等量齊觀”,以免讓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尤其是蔡英文大失“面子”。

  實際上,海基會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工作在兩岸交流的第一線,為廣大臺商提供各種服務,而且曾跟隨海基會前任董事長江丙坤、林中森到訪大陸各地臺商及其協會,當然是極為準確地了解臺商們的心態及需要,並知道臺商們對臺灣地區“政黨輪替”後,由於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而且海基會董事長也已換上了民進黨的人,導致臺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的聯絡和協商機制“停擺”。因此,他們知道,即使是出席了昨日的活動,向蔡當局和海基會提出來建言,也沒有用。倒不如“鏗番啖氣”,向國臺辦、海協會或所在地的政府提出,興許還能“止到咳”,解決他們在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實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對臺領導小組組長俞正聲在2017年對臺工作會議上作重要講話時就指出,要持續推進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斷擴大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年的參與度和獲益面。要研究出臺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政策措施,積極支援臺商臺企在大陸更好發展,依法維護臺胞權益。這些承諾,是蔡英文和田弘茂無法向大陸臺商作出的。兩項對比,也就難怪臺商們踴躍出席國臺辦、海基會及各地地方政府舉辦的臺商聯誼活動,甚至希望能成為各地地方政協的特邀成員或工作顧問。因為他們經這些場合或渠道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大多都能得到正面。積極的響應,也確實是幫助他們解決到問題。

  但親綠媒體似乎是要為蔡英文和田弘茂“解困”,聲稱是因為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大陸方面有壓力,所以才有多位指標性地區的臺商會長沒有出席這場活動,包括大陸臺企聯總會長王屏生,臺企聯榮譽會長張漢文,從而創造了大陸臺企聯現任會長缺席的記錄。而田弘茂在被記者問及此問題時,則“圓融”得多,未正面響應,僅説“留給媒體朋友,自己有想像空間”。有媒體問及臺商對兩岸情勢的擔憂時,田弘茂也僅表示,兩岸情勢的狀況“不是新議題”,但他個人對兩岸關係的改善,仍“存在相對的樂觀態度”,各界的關心他都有注意到,一定會在這種情況下提供必要協助。顯然,日前曾向對岸遞出橄欖枝,盼與海協會會長會面的田弘茂,是不希望自己的“不得體”言論,“搞砸”自己的“陳田會大計”,但當記者們問及在向對岸喊話後,這段時間是否有新進度時,田弘茂也沒有正面答覆,只説相關同仁處理細節,之後應會有具體説明。也有媒體詢問,有些人質疑海峽兩會陷入急凍,根本無作用,田弘茂還是連聲説:“有作用啦,一定有作用的!”

  遭到大陸各地臺商協會負責人“打臉”的蔡英文,卻仍還是倒打一耙,在致辭時呼籲大陸方面,應正視解決臺商經營上的各種問題及困難,並排除政治干擾,共同保障臺商的合法權益,為兩岸的善意互動,作出積極、正面的示範。

  蔡英文聲稱,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已經超過三十年,雙方無論在兩岸經貿或者區域發展的場域,都存在共同的利益,以及互利合作的空間。因此,以新思維及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才能響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因此,臺灣當局願意抱持最大的善意,根據兩岸關係的動態發展,和對岸進行誠懇的對話和磋商,體現良性互動、互利雙贏的經貿合作關係。此外,蔡英文也提到,520迄今臺灣總體經濟雖然逐漸回溫,但力道仍有一些不足,為此臺當局已把提振臺灣經濟列為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並會積極地推動新南向政策,強化與東盟、南亞和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合作。因此,她邀請臺商加入島內的擴大投資方案,或配合新南向政策,前進海外深耕佈局。

  蔡英文顯然是仍然要將兩岸交流受挫的責任,推卸給大陸方面。這其實是倒打一耙。如果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的現狀及前景就不會至於如此。因此,目前的宭境應是蔡英文由自己所造成。

  至於蔡英文在餐會席間透露,下半年可能會是提出新政策宣示的較好時機,但具體內容並未表達。為何要在下半年?可能是需要等待中共“十九大”召開,中共各種相關政策尤其是對臺政策確定下來之後。這恐怕又是受到民進黨內某些智囊的分析所影響。因此,蔡英文就據此分析,決定到下半年才提出新的政策論述。其實,習近平早已就對臺政策作出論述,何況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下進行兩岸協商。蔡英文倘是有誠意,又何必要等到下半年?現在就可以,只不過是口頭説一句,承認“九二共識”就是了,根本不用大費周章。

  對於有臺商建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應儘快在“立法院”審議,蔡英文則點頭示意,表示重視。 這顯示,蔡英文對儘快恢復兩會協商,確實是有點急了。但急又有什麼用?如果不是民進黨“立委”阻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現在就可以生效適用的了。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而在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就算是“立法院”通過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也將派不上用場,多此一舉。因為在海峽兩會聯絡及協商機制“停擺”之下,又怎會有“兩岸協議”送交“立法院”監督審查?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