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開年金會議 蔡當局為什麼要捉迷藏?

2017年01月20日 07: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0日發表評論説,臺當局籌備召開號稱“年金改革會議”,如此具有決策意義、歷史意義的會議名稱,結果地點一改再改、會期一縮再縮,表面理由是為確保民眾安全、避免影響學測考生權益等等;實際不外希望降低會議召開的抗爭風險,以便在官方的控制之下,行禮如儀、保住顏面;甚至是在“一言堂”的過程和結論之下,為所欲為、私相授受,然後厚著臉皮,對外宣示它的“正當性”。

  其實,握有權力的人,反而是最經常怯于見人的人。以前皇帝生殺予奪,看起來很威風,可是多數都搞不定內外臣工的訴求。於是最早發明的一招,叫做“留中不發”,看了沒辦法回答、不爽回答,索性把摺子“沒收”了,當做沒這回事。可是摺子不還,見了面還會囉唆,下一招呢,就乾脆不“早朝”了!連朝會都不開,每天躲在宮裏頭。

  為什麼要躲?首先是沒有本事,不會溝通,説嘴説不過底下人;再來是名不正、言不順,私心想要的,不合法制,説不出嘴;更有的,是不得人緣,平常就望之不似人君,拿的主意沒人肯信,説服不了人;最糟者,是挺宮裏頭的,大家看他們就是“抱大腿”、望風揣摩,搞到底下人也分兩派,那叫“黨爭”,之後鐵定是迴圈報復、沒完沒了。

  所以看這“年金改革會議”,以上皆是!剛剛誇口“最會溝通的當局”,如今事事説嘴説不過老百姓;整個方案名不正、言不順,私心想要的,就是醜化軍公教、懲罰軍公教;而“英派”民調低,不得人緣,現在拿出什麼主意,都沒人肯信,説服不了人;以致召開會議的會期在即,與會人士名單仍然不敢對外公佈,惟恐見光死,被輿論恥為“抱大腿”、望風揣摩。執政才過半年,已然演成如此局面,猶仍堅持黨爭到底、清算報復,這種領導者,不用躲的,還有什麼招呢?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