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當局“餐敘執政”羞辱了誰?

2016年12月27日 12: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5日社論説,如果不是臺灣民間團體向蔡英文辦公室申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的會議內容被拒,如果不是蔡英文辦公室回應此會議“採餐敘方式舉辦”,並無製作會議或錄音紀錄,我們都還不知道事態竟有這般嚴重!重大決策竟然用輕率的形式拍板定案,既不留紀錄,也不想讓人民知道,一個嚷嚷要謙卑的臺當局,竟如此傲慢!一個自封為開放的執政團隊,竟是這般封閉!

  “臺灣守護民主平臺協會”是在上個月向蔡英文辦公室申請提供自10月3日起,由蔡英文召開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及“跨院際政務溝通協調會議”相關內容。民主平臺協會表示,這項請求是為增進民眾對公共事務的了解、信賴及監督,促進民主參與,以落實“資訊共用”及“施政公開”的“立法”目的。該協會也表示若內容涉及秘密或禁止公開,蔡英文辦公室可列為“機密”並限制或禁止公開。講實在話,這個要求不僅合理,而且正當,畢竟一個昔日在野時動不動就指責別人是黑箱作業的政黨,今天不是該用更開放的態度來做示範嗎?

  該協會要求提供的會議內容,其動機也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從今年10月初蔡英文設置“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這個決策機制以來,已經有不少重大政策都是從這裡送出去,直接就交由“行政”、“立法”部門執行,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兆豐案、陸生納保、老舊住宅更新等等。

  耐人尋味的是,這麼重要的會議,臺當局怎麼可以沒有“製作會議紀錄或錄音”?怎麼能夠説出“倘有需要,建議查詢媒體相關報導”這樣的話?,如果要管事,要做重大決策的拍板者,就要留下所有紀錄,何時能公佈則是另一個問題,至少不能推説沒有紀錄。

  要知道,許多人對蔡英文辦公室內設決策協調機制存有諸多疑慮,因為在臺灣現行機制上,蔡英文辦公室本來就不是決策的核心,當然,要臺當局領導人完全自外于“行政”、“立法”機制,實務上做不到,也沒有必要。過往歷任臺當局領導人多半透過政黨的機制來解決,如果一定希望透過蔡英文辦公室作為最終的決策平臺,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必須是要透明,是不是以餐敘方式舉辦倒是無所謂,但不能説完全沒紀錄。就如同民主平臺所提示的,至少歷次會議紀錄、出席人員姓名、職稱、簽到表、討論議題、提案及表決內容等,都該有個紀錄吧?如果只是吃個飯,就把重大決策全拍板了,什麼起碼的紀錄都沒有,只要民眾去找媒體報導,這不只是在逃避責任,根本是在羞辱民眾知的權利!

  試想年金改革決策,引發那麼多民眾上街頭抗議,不論是支援還是反對的民眾,都有權利知道誰該為這個政策負責!同樣地,“一例一休”的決策引發了那麼多的肢體衝突,那些絕食多日的抗爭者也該有權利知道,到底這個決策是怎麼拍板的吧!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