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被自我承諾反噬的蔡英文當局

2016年12月07日 07: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發表社評指出,民意急速下滑的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雖然為自己辯護是為改革打地基,然整個執政團隊雜亂無章的表現,甚至還存有在野黨蠻幹的心態,根本與選前承諾截然不同,所以民進黨也別怪為何被批評為“發夾彎”。

  民進黨要知道,既然同時掌控行政及“立法”兩部門,民進黨就該以“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態度,好好處理政策,尤其面對瞬息萬變的內外局勢,蔡英文當局更沒有掉以輕心的空間與時間。

  但是,我們看到的是:面對勞工團體為了“一例一休”而走上街頭,蔡英文軟性訴求,“勞工永遠是她心中最軟的那部分。”看到向來是公共穩定支柱的軍公教,為了無法容忍綠營的長期抹黑而上街頭,蔡英文也説會“捍衛他們的利益與尊嚴。”看到臺商因不確定的兩岸關係而心生焦慮,蔡英文以“維持兩岸現狀”來再三安撫。面對各界對“新南向”政策能否落實的質疑,蔡英文也趕忙推出説帖來掩護其“口惠而實不至”的尷尬。看到反對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的廣大聲浪,蔡當局急忙撇清自己的角色,指稱與交換日方的承諾,以洽談“臺日經貿協定”無關。

  蔡英文以“文青風”的説法回應這些問題,其真相就是做不到。但她不敢説,身邊幕僚也不敢承認,因為揭露真相將會讓民眾對蔡當局徹底失望,如果不是絕望的話。難怪有評論家要説,至今仍支援蔡英文的人,不是出於意識形態的相挺,就是對她有所求的人。

  首先,面對放假日的爭議,蔡英文認同資方所説的“勞工的假太多了”,所以要求民進黨“立院”黨團貫徹她的主張,務必砍掉7天的假日。所謂“一例一休”能否為廣大勞工帶來實質休假或加倍的加班費,就等明年再説吧!至於與勞團的衝突,就當作“夢一場”好了。

  所以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敢與勞團嗆聲,黨團幹事長吳秉叡則説“不喜歡一例一休的人,下次可以不投票給民進黨”。這樣的言行,對照蔡英文的“謙卑、謙卑、再謙卑”,豈不自打嘴巴?

  其次,蔡英文説要捍衛軍公教的尊嚴,卻放任民進黨籍公職人員對這個群體做人身攻擊,連刻意的抹黑造謠都充耳不聞。這種“説一套、做一套”的行徑,與過去在野的民進黨不分軒輊,蔡英文怎能抱怨民意支援度低落呢?

  整個年金改革沒有一套足以遵循的標準,只見主其事者一味地貶低“軍公教”團體,來討好勞工,這種“拉一幫、打一幫”的作法,怎配稱負責任的改革?

  蔡英文原先對其“新南向”政策信心滿滿,自認只要登高一呼,定然能與對中國大陸政治意圖高度質疑的東南亞國家一拍即合,借臺灣産品優勢,長驅直入東協市場,削減臺灣對大陸的經貿依存度,也達到“聯美日、抗大陸”的戰略目標。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原定的臺灣駐新加坡代表江春男因酒駕被迫請辭,接著蔡英文屬意的前臺當局“外交部長”、也是蔡當局主導“新南向”政策的黃志芳,傳出不被新加坡接受而擱置,被民進黨視為“新南向”政策前進指揮官的駐新加坡代表人選,至今仍無法確認,對已經上任半年的蔡當局來説,簡直就是不光采的執政紀錄,顯示民進黨選前只是把“新南向”當成政治口號,已成為“海市蜃樓”了。

  再者,雖然大陸至今未有動作,仍希望蔡英文完成“兩岸試卷”,但奔走兩岸的臺商卻不做如是想。他們從大陸日益緊縮的對臺政策看出端倪,紛紛建言蔡當局,應儘速與大陸達成政治默契,以避免大陸的嚴厲報復。

  但蔡英文除了高舉“維持兩岸現狀”反覆催眠外,以“臺獨”意識形態綁住自己手腳,其兩岸政策付之闕如,只能被動地回應大陸對臺策略。倘若“地動山搖”真的發生,民眾恐怕只能自求多福了。

  最後,蔡當局為了信守對日本的私下承諾,不惜以臺灣民眾健康為代價,執意要開放福島等日本五縣核災區食品入臺,連要求對方提出足以令人信服檢驗報告的談判都不敢,懦弱無能至極,簡直是熱臉貼冷屁股,毫無捍衛臺灣尊嚴可言。

  為了怕勞動團體衝進“立法院”,蔡當局以層層警力、重重拒馬包圍抗議的勞工團體,與民進黨自詡的相差太遠,根本就是打臉蔡英文本人。現在與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通過電話,免不了自嗨一番,卻又擔心大陸是否會報復臺灣,導致她的“維持兩岸現狀”承諾恐跳票。加上“新南向”政策毫無結果,也讓民眾對蔡當局是否能帶領臺灣突破經濟困境,感到高度懷疑。

  看到“發夾彎”連連、一再昨非今是的蔡英文當局,民眾無不搖頭嘆息,怎麼高票當選的蔡英文竟然如此不堪?一再違背自己的承諾,甚至回避與民眾溝通的機會,怎配稱“最會溝通的當局”?

  蔡英文曾説,“如果臺當局對人民訴求沒有回應,可以向她拍桌。”現在人民不僅要拍桌,已被民進黨的各項“發夾彎”政策氣到翻桌了。過去,民進黨一再醜化馬英九“無能”,請問現在的蔡英文是什麼?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