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主權不可以談判 蔡英文的虛妄永不可得

2016年10月13日 09: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主權問題是不可以談判的”,這句名言是中英兩國談判香港主權問題時,鄧小平堅定回絕英方任何有關討論主權問題的提議時所持的理由。

  臺灣《中國時報》13日發表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前校長吳建國撰寫的評論説,以這個歷史事實,可以清楚地明白對蔡英文在雙十談話中表示的所謂“善意”,將會得到大陸如何的響應。

  民進黨從陳水扁時代,就希望兩岸在不設任何前提的情況下展開談判。當年早就提出“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一個中國”在內,都應該是一個可以談判的議題,而非前提。如今,蔡英文老調重彈,大陸的回應也自在意料中,兩岸關係難以突破,持續僵持,甚至惡化,無足為奇。

  吳建國還説,自己曾在今年5月18日,蔡英文就職前兩天,公開給了蔡英文一個建議:要確立“政治服務經濟的施政原則”。原因很簡單,臺灣已沒有本錢繼續虛耗在大國才玩得起的國際政治中,為的是爭取臺灣永不可得的“獨立主權”,陷臺灣于萬劫不復之中。

  只是很可惜,臺灣新當局將近5個月的施政,並沒有看到“政治服務經濟”的努力,卻仍然在走“經濟服務政治”的老路,臺灣的未來究竟何在?

  至於大陸當局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必須在“一中原則”為前提,也就是“九二共識”為基礎下,才可能進行談判,理由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主權是不可以談判的”,唯有先確定了兩岸同屬“一中”,兩岸談判才有意義,才會有實質的進展。

  不過,除了“九二共識”是兩岸之間不可或缺的政治共識外,大陸近年來更迫切感覺到,在臺灣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為中國人,兩岸一家親的“倫理共識”以及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共識”,現在均已面臨相當嚴重的考驗。臺灣人認同自己也是中國人的比例已在急劇的下降中。這種趨勢更加引起大陸的焦慮,覺得必須加快作為,否則兩岸愈行愈遠,未來局勢堪憂。

  臺灣在兩岸關係的角色扮演中,應該是務實的,是講求實質利益與追求經濟利益的一方,而非務虛的,還在力爭不可得的“本土主權”的一方,這將是愚不可及的一件事。尤其,蔡英文口口聲聲要遵守的“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明文中,都是主張“一個中國”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在這種情形下,承認“九二共識”,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又何難之有呢?

  這是臺灣人民在務實可得的經濟利益與務虛不可得的政治夢想間的選擇,考驗著蔡英文的智慧。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