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包裝背後是怎樣的“政治素顏”?

2016年08月30日 14: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媒報道,蔡英文執政百日後,民調支援度跌落到只剩3、4成之間的政黨基本盤。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署名王尚智的評論文章,針對此事發表評論表示,一旦卸下那些“滿頭包、發夾彎”的糾結,抹去狀似理性思考形象的眼角,就不難看出蔡英文包裝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政治素顏”。王尚智力直言,執政者不能只是在位子上“自我感覺良好”,一旦想要遮掩政策執行的空洞與瑕疵,政治言語的用色終究只會越來越濃。那就再也不必等到4年後被選票“強迫卸粧”,此刻當下任何民眾隨便瞄一眼,都知道那些位子上的人就是些醜八怪!

  評論摘編如下:

  就職百日之後的新當局,從此再也沒有資格説“新”字了!然後蔡當局的民調支援度跌落到只剩3、4成之間的政黨基本盤。這意味著“中間選民”大失所望,政績表現若非已經來到印象“惡劣”程度,數字不會劇烈至此。

  民眾不是瞎子,而就算瞎子也聽得到,週遭現實經濟生活的嘆氣與困頓。原本早已低迷的景氣,兩岸封閉後的産業影響嚴峻正在快速蔓延擴大。但在此之前,社會大眾確實看不見蔡英文一旦卸下各種選舉形象、言詞表情的包裝之後,究竟真正的“政治素顏”是什麼模樣?坐在權力的大位之上,面對來自大眾的沉默與呼喊,她究竟是何種真實表情?

  首先,各種政策彎來彎去讓人眼花繚亂至今,一旦卸下那些“滿頭包、發夾彎”的糾結,蔡英文的人事佈局與施政能力毫無疑問就是完全“髮型一團亂”!

  從華航事件延燒的“勞資爭議”開始,臺灣內部産業從原本“景氣低迷”還更加上了“動蕩不安”的複雜情緒。習慣以選舉風格來“溫情討好”,一旦缺乏宏遠思考且一味採取“鋸箭、給錢”,都將使得“勞資”這個牽動現實最敏感的社會關係因子,從此轉變成四處拆卸不盡的炸彈。“僅僅少數人得利、多數人心中不平或不安”,這種不安,都將讓整個社會乍看順暢的髮型裏,彷彿爬滿不時騷動的頭虱。

  緊接著繼續卸粧,一旦抹去狀似理性思考形象的眼角,蔡英文的眼神裏其實完全看不見實實在在的“施政藍圖”,一切顯然只有“政策幻想”。

  立即切斷“九二共識”,至今僅僅推出荒謬可笑的“新南向政策”,這好比“拿一坨屎換掉黃金”。蔡當局既沒有任何與南向各國政府“上談判桌的資格”,更沒有能向東南亞民間財團“招商投資的能力”,單單幼稚設想各種臺商“冒風險、去投資”。

  於是大眾到頭來或許已經隱約可辨,蔡英文的骨子裏若沒有更多“臺獨”意識鮮明浮現之前,自身家境富庶的她,“原來什麼都不想要”,除了國民黨黨産。

  競選時所提出的五大政見“世代正義、政府效能、國會改革、轉型正義、終結惡鬥”,如今明顯正在成為蔡英文的“五大困境”!乍看鏗鏘亮眼的五大改革方向,如今只見“五頭馬車”,完全沒有針對“産業經濟”提出任何一個具體有效的改革政策。反倒更多莫名其妙的預算項目被編列,花更多錢在各種虛華不實、等同“政策買票”的討好環節。有錢人家出身並不是罪,但問題是那便無法由衷感知,基層民眾現實眼前要的是“過日子”!不是那些堆棧的解釋與説詞。

  每回政權輪替的最初,大權在握都會有一種“飄飄然的自我陶醉”。蔡英文應該是歷來動輒將“三軍最高統帥”不時挂在嘴邊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了,但權力的本質説穿了是一種“裝扮”,過度使用只會陷入自我粉飾。執政者不能只是在位子上“自我感覺良好”,一旦想要遮掩政策執行的空洞與瑕疵,政治言語的用色終究只會越來越濃。那就再也不必等到4年後被選票“強迫卸粧”,此刻當下任何民眾隨便瞄一眼,都知道那些位子上的人就是些醜八怪!(王尚智)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