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百日維新”怎麼破局這麼快

2016年08月30日 14:12: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蔡英文上臺將屆滿百日,儘管日前她多次強調“別用百日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但民眾不滿意民進黨當局卻是無論如何繞不開的事實。據多家島內媒體加上臺灣智庫最新公佈的民調,蔡英文的滿意度都下滑到50%以下,其中最低的下探到39%,除了逼近“死亡交叉”外,比她前兩任陳水扁、馬英九執政百日時的滿意度都還來得低。花蓮市長補選,藍天重現,無疑是一葉知秋。

  在施政分類上,民眾對兩岸、財經、轉型正義、勞工與司改政策這五大領域的不滿意度都高於滿意度。有人表示,執政百日,蔡當局碎片化的政治凸槌,已漸漸組合成系統性的總體危機。今天,港臺腔(微信ID:gangtaiqiangtwhk)再繼續説説“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跑得有多偏。

  面對來臺陸客砍半,蔡英文表示,現在是旅遊團轉型的好時機,兩岸都在想,儘管“兩會”沒有正式聯繫,但“小兩會”仍有互動。這種自欺欺人的説法,已經到了絲毫不加掩飾的地步。第一,大陸已經多次澄清,兩岸互動交流已經停擺,沒有共識,就沒有所謂的溝通管道。第二,試圖借團客減少之機,多一點“自由行”。別説火燒車事件還沒完,大陸民意的不滿大增,就是要增加自由行,也得拿出善意來吧。自由行不是“蔡英文辦公室”裏的大廚,想增加就可以增加。

  臉上貼金也需要技術含量。“百日維新”的政治噱頭,對兩岸經濟來説,似乎是進入冰河期的確切信號。比如,陸資進不來、臺企難登陸,臺灣電子業錯過了發展黃金期,失去主動權,而今只能被動應對被挖角的困境。傳臺新當局要求廠商繞道投資,這樣的掩耳盜鈴,只為討好選民的兩手策略,毀掉的是長期的産業政策。臺灣的面板、DRAM産業曾與韓國並肩競爭,但在民進黨的極力反對下,開放面板西進及陸資參股,一拖再拖,從青春美少女、黃花大閨女到黃臉婆。這期間,南韓的三星、LG趁此大力追擊,在大陸各地設廠,一舉拿下全球市場佔有率。

  這種自廢武功的政策,有人形象地説,就像當局一個人拿了刀,“每天都在捅自己”。失血的是臺灣經濟,受傷的臺灣民眾。

  不止經濟,為了討好美日,新當局機關算計,在“釣魚島是礁、衝之鳥是島”問題上猶豫軟弱,在新南向政策上進退失據,及在“九二共識”上既不能接又不願受,已使兩岸關係倒退至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地步。凡此種種,當局自陷於“‘臺獨’搞不成,‘中華民國’也守不住”的災難狀態。蔡英文自詡可以維持兩岸現狀,但兩岸的撕裂卻變本加厲。

  説到“九二共識”,説穿了就是為“一中”穿上一個中性的外衣。如今蔡當局不接受此“外衣”,自然得直接面對裏面赤裸的“一中”意涵,殊不知捨棄了模糊外衣,最終只剩下國王的新衣。

  看來,百日維新過後,維持現狀破局已經不遠了。無論內外,凡事必有關聯。如果兩岸繼續冰凍,短期沒有突破僵局的契機,蔡當局未來施政將更加困難,民調只會持續探低,恐難有起色。(文/王大可)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