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美媒:蔡英文執政將滿百日 危機四伏

2016年08月17日 09: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國《世界日報》16日社論説,8月27日蔡英文執政將滿百日。美國總統羅斯福上任第一個百日就推出新政,成為西方國家論斷領導人政績的關鍵期限,所謂“百日定江山”。蔡英文雖早在1月16日當選,有充分準備期,但遲至今天連政府人事都無法完全敲定,“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被深綠牽制,不得不撤銷提名咨文、重提人選;內政上,勞資爭端等許多舉措失當,掀起社會反彈。最新民調,她的執政滿意度首度跌破五成,“行政院”不滿意度更超過滿意度,面臨統計上的“死亡交叉”,蔡英文當局正面臨一波波新危機。

  對外關係更糟,駐新加坡代表江春男酒駕,拖延一週才准許江辭職;肯亞把臺灣詐欺嫌犯強制遣送大陸,臺灣方面陸委會呼籲兩岸協商臺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大會被拒絕,都説明兩岸及臺灣的對外關係都陷入困境。日前蔡英文派任臺灣前“經濟部長”鄧振中出任主管經濟的“政務委員”,讓“國安會”諮詢委員姚人多出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被解讀為冷靜外表下,蔡英文再也掩飾不住執政無力的緊張和強烈不安全感。

  蔡英文想巧妙討好各方,一手重用藍營舊臣,如臺當局“外交部”長李大維、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國發會主委”陳添枝(馬當局主推ECFA的人),其實都偷偷在“馬規蔡隨”,落實其“維持現狀”主張,説明民進黨找不到足夠治理人才,不得不向“前朝”人才庫借將,否則根本無力讓臺灣經貿、兩岸政策定錨上路,以致被時代力量黨譏評是“請鬼拿藥單”。但另一手,蔡英文也重用深綠人士,臺當局“行政院”新成立“不當黨産委員會”,由陳水扁貪瀆案辯護律師顧立雄出任主委,安撫深綠。這種兩面平衡,想面面俱到,可看出她的弱點和處境。

  馬英九執政時,外界譏評馬是小圈圈用人,“任用親信,近親繁殖”;如今蔡英文有過之無不及,不僅親友頻陞官,“財經首長”和“駐外代表”不是林全(臺當局“行政院長”)的同學、摯友,就是蔡英文的至交,個人關係“超越黨派”,卻也引起綠營基本教義派不滿,逐步集結反撲。

  明明是“改朝換代”,但權力卻仍由“老藍人”把持,深綠無法忍受,但不能衝蔡英文來,就衝著林全開炮。臺灣南部已在流傳高雄市長陳菊將取代林全,市長選戰提前開打,逼得陳菊公開闢謠,強調不離開高雄。綠營也發動輿論攻勢,偏綠媒體罕見強勢抨擊臺當局施政無方,幾度逼得“行政院”臨時踩煞車,政策改弦更張,發言人四處請益如何才能不動輒得咎。

  蔡英文當然明白暗箭四伏,祭出三策回應。一是力促林全速推“振興經濟方案”,強化島內投資,以求近效,也能向各方利益交代,更配合綠營五市首長要求,提供資源奧援,化解反撲壓力。二,以“向原住民道歉”大義來鋪陳“轉型正義”戲碼,讓“政院”速組“不當黨産委員會”,顧立雄揚言半年內讓國民黨黨産歸零,以轉移施政無方的焦點。三,透過“法務部長”邱太三表態,啟動以“司法改革”為名,要廢除曾偵辦扁貪瀆案的“特偵組”,以回報深綠人士期待。

  這些做法,極巧妙地和陳水扁兒子陳致中獻曝的“英全三箭”若合符節,陳致中提儘速三讀不當黨産條例、儘速修法廢除“特偵組”並完成配套,撤換所有“馬友友級”的各地檢察長,偵查藍營執政時期包括馬涉案的所有重大弊案。説明陳水扁雖保外就醫,“扁魅”對蔡當局壓力之大,她不敢輕忽,既要滿足“蔡友友”要求,也得照顧“挺扁”深綠情緒,否則更烽火連天。如果滅火都忙不完了,哪還談得上百日施政宏圖?

  中國大陸至今對“九二共識”寸步不讓;美國自顧不暇,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可能夭折或被下任總統廢除;蔡當局“新南向政策”更因南海仲裁案,陣腳大亂,連非洲電信詐騙犯都搶不過,遑論國際民航會議、“邦交國”維護,蔡英文當局對外已四面楚歌、寸步難行。

  經濟景氣也未見好消息,企業轉型無力,勞資關係緊張,社會衝突不斷,壓力日增,全島如同隨時將引爆的壓力鍋。蔡當局找不到紓緩出口,反而為化解個人政治危機,頻添柴火,連顧立雄都坦承,今後政治對抗勢必激烈,可能連綠營都會批他放水。

  社論最後説,在明槍暗箭紛至、無處可躲氛圍下,蔡英文當局要面對“百日定江山”,只怕凶多吉少。她個人危機事小,但執政如頑固不靈,施政無能,陷臺灣于萬劫不復,後果才可怕。競選容易、執政艱難。如果蔡英文繼續處處以政治利害為念,上臺即想著連任,在臺灣嚴苛的民意檢驗下,她的前景可能比馬英九還糟糕,臺灣也跟著陪葬。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