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糖果政策”助長非理性社會風氣

2016年07月04日 07: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灣華航空服員罷工爭取多項要求,華航管理層照單全收,罷工一日便結束,隨後其他崗位的華航工會、華航子公司、臺鐵工會等等也如法炮製提出訴求,香港《大公報》7月2日發表評論指出,華航對罷工者有求必應,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近年島內民粹主義盛行,臺當局的“糖果政策”無疑助長了這股非理性的社會風氣。難怪島內輿論憂慮,假如會吵就有糖吃,那勞資爭議永難平息。

  評論摘編如下: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華航空服員早前舉行罷工,爭取增加津貼、恢復舊有工時計算方法等七項要求,華航管理層照單全收。隨後,涵蓋機師、地勤、空服員、維修工等員工的華航企業工會也如法炮製,提出八大訴求,華航管理層也是全盤接受。據説,華航子公司華信航空工會也要求同工同酬,否則或發起罷工。華航的罷工潮亦蔓延至公共事業領域:臺電工會不滿經濟部修改“電業法”,不排除採取任何手段;臺鐵工會表示,如果交通部再不解決勞動條件、人力不足的問題,將“依法休假”;“中油”則要求比照華航空服員,將部分員工搭交通車的時間列入工時計算。可見,華航對罷工者有求必應,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華航員工有權爭取合法權益,但華航新任董事長何暖軒在一天內迅速接受所有罷工訴求,可謂“前無古人”,連罷工員工也大感意外。臺媒一針見血地指出,“他(何暖軒)忘了,免費發放糖果,會引來更多討糖的人;他也忘了,這些糖果不是他的,而是屬於華航上下及股東所有,而他上任一天就已透支殆盡。”

  華航最近表示,與空服員達成共識,外站津貼由每小時3美元增至5美元,以及法定假日出勤工資加倍,初步估計每年約增加支出5.5億元(新台幣,下同)。但據説,何暖軒曾表示,為了處理空服員罷工,連辦公室都沒進去過,公司報表都沒看到過。倘若此言屬實,則意味著何暖軒在答應空服員要求前根本未曾認真評估對公司財政帶來的影響。後來何暖軒還答應了華航企業工會的要求,華航每年增加的支出勢必遠遠超過5.5億元。正如臺媒所説“糖果不是他的”,丟了也不會心疼。目前華航最大股東是島內交通部掌控的航發會,持股達約34%,加上中華電信、“行政院”開發基金和勞退基金,泛官股共持有近五成的華航股權。臺當局可謂華航最大股東,擁有人事與經營方針的絕對主導權。何暖軒大派“糖果”、息事寧人,顯然與臺當局的態度有關。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華航空服員罷工時説“若非忍無可忍,怎麼會走上罷工”、“我們不會讓空服員們感到孤單”,言下之意即支援空服員罷工,其實也大大壓縮了華航高層與勞方談判的籌碼和空間。通常而言,勞資談判,有進有退,有取有舍,但最高領導人蔡英文率先表達支援罷工者,讓華航資方一路敗退。臺當局可對罷工者表示關懷,但表態支援恐有失偏頗。島內“忍無可忍”的基層員工恐怕不止華航空服員,若他們一一發起罷工,蔡英文又將如何因應?如今臺電、臺鐵、“中油”工會紛紛仿傚華航工會,蔡英文政府是否也將全單照收?

  近年島內民粹主義盛行,臺當局的“糖果政策”無疑助長了這股非理性的社會風氣。難怪島內輿論憂慮,假如會吵就有糖吃,那勞資爭議永難平息。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