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島內民粹的潘多拉盒子誰能關上?

2016年06月30日 14: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30日社論説,好像總是要等到激情過後,才知道世間事從不單純,才知道浪漫是要付出代價,是要買單,是誰也逃不掉的。這幾天從世界到臺灣,處處都瀰漫著這樣的氛圍。

  英國是老牌西方民主國家,但脫歐公投前夕,脫歐與反脫歐勢均力敵,社會逐漸走向分裂,投票前一位主張留歐的議員竟遭槍擊身亡。公投結果確定脫歐果然造成全球震蕩,股匯市大跌不説,負面效應更接踵而至,傳出許多脫歐派選民根本狀況外,待結果出來後才去上網搜尋“脫歐有何後果”,更傳出許多選民事後感到悔恨,甚至還想再辦一次公投扳回來,但此刻已覆水難收!

  就在英國脫歐公投的同時,臺灣爆發華航空勤罷工事件,這場罷工規模堪稱史上空前,當日華航航線全線停飛,數以萬計旅客行程受到影響,然而島內從官方到網路一片喊讚,封她們是史上最美的罷工隊伍,結果全如她們所願,華航領導層全遭撤換,空勤所有罷工訴求全被接受,等到罷工落幕,社會才知道,這次罷工造成的營收與旅客賠償損失約5億元(新台幣,下同),全盤接受空姐與企業工會條件,華航年支出將增加約5億元,長期趨勢觀察華航營收,如油價上漲將難逃虧損,華航資本結構官股約佔半數,換言之,半數虧損將由全民買單,股民不堪損失,華航股價近日跌落面值,加入雞蛋水餃股行列。

  一時的激情所釀成的後果,如果只是損害修補,或許還説得過去!只怕這可能只是一個開端,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盒子,新的激情正在擴散,新的動員也正在蓄勢待發,悔恨與怨懟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沉澱,卻增加了更多感性的激蕩。英國公投脫歐的結果,內部激起了蘇格蘭公投脫英的聲浪,外部則是激起全歐右翼政團的蠢動,歐盟的震蕩短期內不可能再平復了。

  同樣地,華航罷工全面勝利,激起了所有公營事業體工會的傚法,最直接的效應是,空勤罷工當天擋在第一線,承受旅客壓力的華航地勤人員隨即發動罷工,他們的委屈與憤怒完全可以理解,迫使華航管理階層全部買單。再接下來呢,那些有本事造成局部癱瘓與社會側目的工會,都會一一發動罷工潮吧!

  勞工本該享有合理的工時與工作條件,沒有人應該忍受血汗勞動只能換來微薄的溫飽,這是華航空勤罷工訴求一開始贏得支援的主因,但這絕不等於必須將所有的罷工訴求無限上綱,畢竟公權力介入所有勞資協商,目的是在保證雙方平等互惠,並不等於逼迫其中一方必須照單全收,新當局這次處理華航空勤罷工的示範效應,正如同它在決定假日上所表現的一樣,只圖討好激情的民粹,最後的輸家是全民。

  臺軍基層士兵虐狗事件是另一個被打開的民粹潘多拉之盒,臺灣“國防部長”已兩度道歉,高雄市長陳菊卻説,“小白事件”不是你臺灣海軍説道歉就算了,動物保護團體仍然大罵“海軍司令”人渣,要拔掉他的星星,要他下跪道歉,還有動物保護團體要求公共賠償,甚至有人到士兵家中噴漆鬧事。任何人犯錯都應該依法規或戒律受到適當懲處,但無限上綱到騷擾家人、侵入營區羞辱無辜哨兵就太過分了。

  另一項完全無從修補的激情民粹是“柯文哲現象”,現在大概沒有多少人還記得,1年多前柯文哲是如何呼風喚雨,翻出他選市長的訴求“改變成真”,鼓舞了多少選民,如今看來如同反諷。他曾被期待會有一番不同於傳統政治人物的作為,如今留給市民的卻是“一流批評能力、末流施政本領”的浩嘆!誰都清楚臺北市最壞的時刻恐怕尚未到來,明年就要舉辦的世大運,待解決的難題尚有一籮筐,柯市長卻還是只有嘴炮!

  文章最後説,我們曾一再指出,臺灣的真正危機不在於藍綠對抗,而在廉價的民粹,讓激情一再壓倒理性,政客只圖討好網民甚至酸民的情緒,甚至藉由激情式反映的民調或大數據決定施政方向,其結果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先隨著民粹激情起舞,然後再一起承擔激情過後的代價與苦果,英國的選民如是,臺灣亦復如是。已經打開的潘多拉之盒,誰能關上?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