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炮製不正義 歧視陸配、陸生

2016年06月20日 15: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18日社論指出,民進黨520“完全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立即由緩和退化為低迷,卻仍不能放下“反中”意識思維,嘗試對大陸拋出橄欖枝,反而針對大陸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縮短、大陸來臺就讀學生享有健保開放等,炮製不公平、不正義,恰與民進黨口口聲聲的轉型正義背道而馳。

  在臺灣,大陸配偶人數僅次於越南配偶,是組構成臺灣“新移民”的一大支柱。根據臺當局“內政部”統計,迄至今年4月底,計有32萬3千4百24名大陸婦女嫁為臺灣媳婦。大陸來臺就讀學生則是兩岸教育交流的成員,可以彌補臺灣部分大學科系招生不足現象,根據臺當局“教育部”統計,迄至2015學年度,來臺正式修讀學位的陸生計有7818人。

  包括世居者、長住者、短住者,臺灣是各類人生活的好所在,此乃臺灣多元族群社會組成的成分。陸配與陸生不論長住抑或短住,雖可説是廣義的“移居者”,但絕不是狹義的“入侵者”。1993年開放陸配來臺、2011年開放陸生來臺伊始,民進黨卻以臺獨意識所形成的“反中情結”視為“入侵者”,無所不用其極的進行阻擾。

  就以陸配取得身分證來説,2003年陳水扁執政期間,修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範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為8年。2009年馬英九執政期間,修法由8年縮短為6年;2012年“行政院會”再通過“修法”,由6年縮短為4年,送請“立法院”審議。馬當局時期兩度“修法”放寬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民進黨始終扮演“攔路虎”的角色。

  日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議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由6年改為4年,陸委會態度由初始不反對,隨後又堅持“生活從寬,身分從嚴”論調。民進黨之所以反對,無非是從“反中情結”投射出陸配將成為國民黨的投票部隊、陸配將瓜分臺灣福利資源等“莫須有”的理由。至於陸生所期待的納入健保,民進黨還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反對。

  陸配縮短取得身分證年限引發爭議,陸生納入健保亦引起各方熱議。臺當局“教育部”的立場並不反對陸生和僑外生一樣享有健保,但民進黨“立院黨團”卻堅決反對,所持理由是把陸生“侵蝕健保”無限放大,讕言會肇致健保虧損擴大。當年開放陸生赴臺就讀,民進黨百般杯葛,不得不採取“三限六不”政策,如今民進黨仍不改為反對而反對陸生納入健保。

  民進黨誇言臺灣具有寬容、開放、尊重特質,造就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説得天花亂墜,但陸配較諸其他外配身分證之取得、陸生較諸僑外生之納入健保,卻不能待以寬容、開放、尊重。

  民進黨重行執政之後忙不迭的打出“轉型正義”旗號,傾全黨之力並以行政資源對國民黨火力全開的進行鬥爭。殊不知對陸配、陸生施加歧視性的苛刻待遇,正是現在進行式的“反轉型正義”。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