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罵聲中誕生的臺灣“內閣”凸顯病態

2016年04月13日 14: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以林全為首的行政團隊日前公佈五大政務委員名單,立刻遭到藍營批評,譏為“陳水扁人馬班師回朝”;另一方面,近日傳出前藍營“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可能入“行政院”,馬上引起綠營智庫大老怒批阻擋,親綠媒體並放話配合。陳添枝對此一度説,政務官還沒上任就挨罵,他不會“入閣”(即進入臺當局“行政院”任職)但昨天公佈的名單,他仍在列。

  臺灣《聯合報》13日社論指出,這些景象,看起來司空見慣,卻也是臺灣政治對峙中最深沉而無奈的病態。每次選舉,朝野都宣稱要超越藍綠,民眾也無不期盼如此;但選舉一結束,一切又回到原點,你鬥我,我批你,互不相容,繼續把臺灣拖下水。在臺灣,出任政務官已逐漸變成不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折磨;而如果有專業、有尊嚴的每人平均不願再進入臺當局,政治如何不變成野心家及權術家的樂園?

  以這次新當局籌組而言,民進黨特地修改黨章讓政務官“免兼黨職”,其目的是在使政務官向人民負責,而不必服從黨意。可見,蔡英文和林全都有延攬非民進黨籍人士的計劃,以充裕蔡英文當局的人才庫。這樣的構想若能付諸實施,不僅可以彰顯新當局用人氣度,更有助於化解社會及政治上藍綠“水火不容”的僵局,有助於臺灣突破困境破繭而出。

  遺憾的是,迄今為止,這樣的想法在推動上仍備顯困難。其中原因有三:第一,民進黨內部迄今仍未能體會或理解蔡英文的想法,“排外”的情緒依舊高漲;也因此,對於新當局用人仍以傳統的“敵我意識”眼光看待,對於“異己”則毫不容忍。第二,尚未從戰敗的挫折中複元的國民黨,對於新當局人事多抱著“看好戲”及“唱衰”的心情看待,因此存有許多負面情緒。第三,蔡英文在選後未及時提出勝利者的大和解行動,卻任由民進黨內假借“轉型正義”之名追殺清算國民黨;包括“立委”最近提案擴增“調查權”,更是表現出“立法院”獨大的心理。這些,都將使得原本傾斜的“立法權壓倒行政權”天平更顯失衡,社會上才智人士“入閣”的意願必然更低。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臺灣目前新當局的佈局已出現幾個特殊現象:其一,首波公佈的五大政務委員,除了是陳水扁時代有過實戰經驗的官員,主要是蔡英文大選中的決策核心,他們將扮演林全行政團隊的中樞神經,其角色可能壓過個別部門首長;其二,不少僅具事務官經驗或地方經驗的副首長紛紛出頭,打破了政務官和事務官的用人界限;這究竟是“用人唯才”,或暴露了覓才不易的窘境,仍有待觀察。其三,用人擢才標準以穩健為原則,但相對的,至今名單平平,缺乏令人驚艷的亮點。包括外傳的企業界人士,或能夠彰顯新當局器識的淺藍或中間社會人士,僅陳添枝在爭議中出線,殊可惋惜。

  臺灣的行政團隊在藍綠的罵聲中誕生,其實未必是名單不夠理想所致,而是臺灣根深蒂固的藍綠對峙氣氛罩頂使然。藍營譏諷“扁朝人馬班師回朝”,雖有局部真實,但更深層的癥結卻是意識形態之爭。對照之下,綠營人馬千方百計阻止馬當局時代官員“入閣”,一副“我打的天下,不容你插手”之狀;這樣的雞腸鳥肚居然振振有詞,只説明“超越藍綠”只是風聲吹過。

  兩相比較,對新當局掣肘作用更大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國民黨畢竟已淪為在野黨,它如何冷嘲熱諷,其實對民進黨傷害不大。問題在,民進黨內各路人馬對於贏得政權到底有什麼想像或願景:是一味沉溺在自己的勝利喜悅中,一心一意為過去8年的失落報一箭之仇?或者感受到伴隨權力而來的責任之沉重,而興起要幫臺灣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願望?

  蔡英文一再呼籲民進黨要“謙卑,謙卑,再謙卑”。但今天看起來,民進黨光口説謙卑是不夠的,要有足以壓倒惡意的善意,才能帶來新政。原因是,謙卑只是假裝低調,善意才有包容和反省的力量。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