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對林全新“內閣”的三大期許

2016年03月16日 10: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昨日公佈新“內閣”人選,將由林全擔任“行政院長”,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表達對新“內閣”的三大期許。社評表示,希望新“內閣”能夠務實推動各項政務,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現狀,推動臺灣經濟自由化、國際化。

  社評摘編如下:

  蔡英文昨日公佈新“內閣”人選,將由林全擔任“行政院長”,其餘相關“部會首長”也將陸續公佈,希望新“內閣”在5月20日就職後,能夠從三大面向凝聚內部共識,團結所有民眾力量,帶領臺灣迎向未來的巨大挑戰。

  首先,是依照“憲政體制”來推動各項政務:眾所皆知,當局各項政策必須依照“憲法”來推動,沒有“臺灣獨立”、“二個中國”或是“一中一台”的相關內容。希望蔡英文與新內閣就職後,能依照現行“憲政體制”推動政務。

  其實,綜觀臺灣內部、兩岸及國際情勢,“臺獨”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尤其是美國一再重申遵守“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與中美聯合公報、以及“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而大陸也非常強硬的“反獨”,臺灣內部也尚未有共識的情況下,“臺獨”根本是個假議題。

  其次,是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現狀:國民黨執政時期,在“憲政”架構下,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關係,並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恢復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協商,為兩岸營造互利雙贏、創造和平紅利的新局。

  但是過去蔡英文的兩岸主張“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提出非常含糊的“臺灣共識”,無法取代“九二共識”,成為新的兩岸協商基礎。而蔡英文從民進黨執政時期就不承認“九二共識”,在兩岸沒有協商基礎的情況下,如何與大陸展開協商!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對兩岸關係陸續提出的看法有:“溝通、誠信、不做選舉操作”、以及“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而在接受外國媒體專訪時也説“溝通、溝通、再溝通”,誠摯希望蔡英文及新內閣就職後,能與大陸好好溝通,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讓兩岸和平發展的現狀能維持下去。

  第三,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臺灣土地小、資源貧乏、再加上市場胃納有限,經濟發展除了仰仗自身實力外,還必須仰賴對外貿易,面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與兩岸經貿關係密切的大環境下,衡量臺灣各項經濟條件,臺灣必須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才能迎向全世界,為臺灣經濟未來發展尋找最佳出路。

  然而,臺灣內部有少數反對黨政客,打著照顧弱勢産業的旗幟,反對經濟自由化,阻礙臺灣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往來,也會嚴重影響臺灣經濟向前發展。尤其是2014年3月許多自稱為大學生的人士打著“反服貿”、“反黑箱”的旗幟,發動所謂的“太陽花學運”,後來又持續進行“反自由經濟示範區”。這些“反中”、“反政府”與“反自由貿易”的行為已經嚴重戕害臺灣的經濟發展。

  所以,臺灣經濟當務之急,是在“立法院”待審、攸關臺灣經濟未來發展的相關“法案”,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協議”等,希望能儘速、順利通過,為兩岸經貿與臺灣經濟發展增添動能。

  總而言之,期許新“內閣”能推動各項政務;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現狀;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讓臺灣民眾不再有戰爭的威脅,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成為舉世稱羨的經濟發展典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