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不應再拋空洞無物兩岸論述

2016年03月25日 15: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不應再拋出空洞無物、模棱兩可的名詞或論述,而應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正面回應“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表明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而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評論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全國兩會期間強調,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並重申“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

  在當下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之際,習近平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劃出了底線,將於5月20日上臺執政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如何回應“九二共識”,備受兩岸各界高度關注。有人認為,蔡英文可提出類似陳水扁2000年就職時所説的“四不一沒有”;也有人指出,島內“憲法”具有“一中精神”,蔡英文可承諾“不違反‘憲法’”。其實,不管哪一種為蔡英文解套的説辭,都應明確表達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涵,不能玩文字遊戲,不能打模糊仗。

  2000年民進黨首次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選人陳水扁在就職演説中表明“四不一沒有”: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沒有廢除“國統綱領”和“國統會”的問題。島內有媒體認為,“不宣佈獨立”和“不推動兩國論入憲”等於承諾了“一中”與“反獨”,蔡英文若倣照陳水扁的説辭,應能符合大陸方面的底線。

  不過,有大陸學者指出,“四不一沒有”並不是對“九二共識”的回應,沒有清晰表達“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的意涵。當年在陳水扁作出“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後,大陸方面表示,陳水扁當局若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兩會則可恢復事務性協商。但後來陳水扁不僅沒有承認“九二共識”,還拋出“一邊一國”的“臺獨”主張,兩會協商於是中斷了近九年。

  蔡英文“520”就職演説中關於兩岸政策的部分將是日後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風向標。蔡英文不應再拋出空洞無物、模棱兩可的名詞或論述,而應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正面回應“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表明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而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