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澳熱盼搭乘“十三五”快車

2015年10月28日 07: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10月26日在京開幕,全會主題是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繼“十二五”規劃之後,“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仍將會把港澳發展作為專章納入綱要,由此可見中央對港澳發展十分重視。港澳各界也就如何配合“十三五”規劃、加快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搶抓改革和發展紅利。

  港府提交9個政策建議

  國家發改委在啟動有關“十三五”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時表示,特別支援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這與香港特區政府的思路不謀而合。香港特區政府向中央提交了9個有關“十三五”規劃中香港發展的政策課題建議,涵蓋金融、貿易、法律、航運、旅遊、科技、文化及環保等多個領域。

  香港特區政府的建議總體來説是響應國家的最新發展戰略與佈局,包括“一帶一路”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重點是發揮香港特區“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以及充當好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在區域合作方面,港府擬深化加強深港澳三地在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同時建議把珠三角區域發展成為一個低碳及低污染的優質生活綠色港口群,使深港澳三地得以可持續地發展、互利共贏。

  香港商界也在積極準備搶抓“十三五”發展紅利。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表示,國內市場對國際投資者越來越開放,內地的法律法規也日益嚴格,香港廠商將很難再在內地從事轉包生産業務,必須進行産業合作升級。香港既有國際商業關係網,也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提供有效平臺,讓內地嶄露頭角的企業以“全球化”戰略拓展國外市場。

  改革機遇與挑戰並存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進一步開放內地市場,這既為港澳帶來不少商機,也提出不少挑戰:港澳必須提升競爭力,以保持優勢。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方舟表示,“十三五”期間深港澳的合作將會出現新的變化。過去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是“前店後廠”的垂直分工合作模式,而在“十三五”期間這種關係逐漸會變為一種各具優勢産業分工的關係。“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垂直分工的時候比較簡單,完全靠市場推動,把工廠從港澳搬到珠三角就可以了。但是在新的水準分工的條件下,金融業怎麼合作,高科技産業怎麼合作,在其他交通基建上怎麼配合,這需要三地政府在合作模式上進行一些創新。”方舟説。

  香港《明報》對“十三五”時期香港要適時應變的觀點持贊同態度。日前《明報》刊文表示,雖然香港在政改時未能獲取社會共識而進取,但她仍然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島鏈”,如果能深度配合“十三五”規劃,香港不僅不會沉淪,還有機會重生。“十三五”時期,香港可大施拳腳的領域很多,不止是領軍人民幣國際化那麼狹窄,也不止是跟隨“一帶一路”那麼簡單。內地將進行深層次的開放、大範圍的改革,自貿區政策遍地開花,作為自由港的香港,當佔先機之利、提早入手,重振雄風。(記者 汪靈犀)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