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關係絕不能走回頭路

2015年09月24日 07: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22日上午在第十二屆湖北?武漢臺灣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決不能讓兩岸關係走回頭路,不能再讓“臺獨”分裂勢力破壞臺海和平穩定。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兩岸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幸福安康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和美好追求。兩岸各界要珍惜和維護當下和平穩定的臺海局勢,否則形勢大變,追悔莫及。

  評論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日前在第十二屆湖北?武漢臺灣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決不能讓兩岸關係走回頭路,不能再讓“臺獨”分裂勢力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現離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只有4個月,島內面臨政黨輪替的可能性,張志軍的講話是要提醒各界:兩岸關係正處於重要節點,前路如何選擇、方向如何把握,攸關兩岸民眾福祉未來;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行穩致遠,海峽兩岸的上空才能多一些陽光,少一些烏雲。

  兩岸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幸福安康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和美好追求。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來之不易,值得兩岸同胞共同珍惜。這7年來,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大幅改善:兩岸民眾可搭乘直航班機自由來往,比以前經香港轉機方便;大批陸客赴臺觀光,為島內旅遊、餐飲、酒店、百貨、交通、夜市等行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機;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打破兩岸關稅壁壘,降低了兩岸貨品的成本、提高了競爭力;兩岸還簽署了司法互助協議,有效打擊了兩岸犯罪活動。此外,大陸還釋出善意,臺灣近年得以獲邀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衛大會、以“中華臺北”名義和“特邀貴賓”身份出席世界民航組織年會。

  當人們享受著兩岸和平帶來的各種便利和成果時,似乎已忘記了7年前兩岸關係經歷的風風雨雨。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劍拔弩張;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臺,叫囂“一邊一國”的“臺獨”主張,使兩岸“三通”遲遲不通,嚴重窒礙了臺灣的經濟發展。正因如此,臺灣主流民意在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用選票把破壞兩岸關係的民進黨趕下臺。

  今年民進黨捲土重來,但該黨仍死抱“臺獨”黨綱,其“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亦回避“九二共識”。雖然蔡英文拋出的“維持兩岸現狀”比4年前的“臺灣共識”要具體,但外界關注的是“何為兩岸現狀”以及蔡英文“如何維持兩岸現狀”。對於輿論的質問,蔡英文始終含糊以對,目的就是要既討好“臺獨”分子,又拉攏中間選民。而她這種模糊態度勢必為兩岸關係投下極大的變數。加之李登輝執政時期,她曾是“兩國論”的起草者;陳水扁上臺後,她又反對陳水扁承認“九二共識”。這些“前科”更使輿論質疑蔡英文到底是否有能力維持臺海和平。

  張志軍今年5月訪問金門時説了一句意味深遠的話:不要等到路燈熄滅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存在;不要當和平失去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可貴。言下之意,即呼籲兩岸各界要珍惜和維護當下和平穩定的臺海局勢,否則形勢大變,追悔莫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