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共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推動兩岸關係鞏固

2015年09月02日 08: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昨天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前來參加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的連戰等臺灣各界人士,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這是大閱兵前夕一個別具意義的“序曲”,對兩岸同胞共同緬懷過去、珍惜眼前、開創未來,將會起到重大的啟發和推動作用。社評指出,共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必將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鞏固與和平發展。

  社評摘編如下:

  明日9月3日,是中國人民的一個大日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將於明日上午10時在北京天安門隆重舉行,屆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並檢閱部隊。這是中國首次在抗戰勝利紀念日閱兵。

  8年抗戰,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犧牲與苦難;抗戰勝利,是全體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堅強不屈的共同戰果;因此,明天的抗戰勝利大閱兵,是所有海內外炎黃子孫與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回顧與紀念。

  世上只有一個中國,抗戰史也只有一部。八年抗戰,中國軍民的血和淚是流在一起的;今天隆重紀念,國人的榮與辱更是緊密相連和無分彼此的。

  在這種情形下,總書記習近平昨天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前來參加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的連戰等臺灣各界人士,就是大閱兵前夕一個別具意義的“序曲”,對兩岸同胞共同緬懷過去、珍惜眼前、開創未來,將會起到重大的啟發和推動作用。

  毋庸諱言,對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偕同夫人連方瑀的北京之行,島上是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同聲音的。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有人是“吃不著”的酸葡萄心理,但連戰伉儷此行是可以俯仰天地、無愧於心的,如“岩裏政男”先生(即李登輝)説的連戰去閱兵是因為“在大陸有很多生意和利益”,的確只能夠當作是“皇民”在説漢語而已。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講話中指出:在外敵入侵、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全國人民毅然奮起,同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展開了殊死鬥爭。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體中華兒女不分黨派、民族、階級、地域,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相互配合、協同作戰,都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涌現出一大批氣壯山河的抗戰英雄。歷史將永遠銘記為抗日戰爭勝利英勇獻身的先烈們。

  習總書記這一番話,可説是迄今為止對8年抗戰史實最客觀公正、也最重要的一次論述。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國難當前、共禦外侮,國共兩黨合作建起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戰場不論前方與敵後、戰鬥無分正規與遊擊,打的都是同一個敵人,相互配合、協同作戰,都為8年抗戰的最終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更重要的是,今天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包括天安門大閱兵,目的是為了要喚起民族志、不忘血淚史,激勵中國人進一步團結起來,實現“強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是要在這個共同的歷史時刻、勝利時刻和奮進時刻去爭功勞、分大小。如果今日還有人作此狹隘之想,試問又怎對得起在8年抗戰中英勇犧牲的英烈?怎對得起無數在戰爭苦難中家破人亡的中國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還指出: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近代歷史風雲,兩岸同胞深刻體會到,大陸和臺灣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國家強大、民族強盛,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生存、發展、尊嚴的保障。兩岸同胞要銘記歷史教訓,弘揚抗戰精神,珍愛和平,共謀發展,團結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對此,連戰也表示:兩岸人民同為中華民族,共同紀念抗戰勝利,是為了緬懷過去整個民族浴血抵禦外侮的悲壯歷史,共同策進全世界愛和平、反侵略的美好理想。兩岸要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一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堅定推動互助合作、互利雙贏,讓臺灣各界越來越多體認、投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明天,臺灣同胞將和內地同胞一道通過電視收看北京大閱兵的盛況。過去兄弟鬩墻尚且共禦外侮,今天兩岸一家更何來敵對?共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必將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鞏固與和平發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