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雙城論壇觀察:柯文哲模式有彈性

2015年08月12日 08: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12日發表社論説,臺北市長柯文哲已確定將於8月17、18及19日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臺灣方面陸委會表示,樂見雙城論壇的舉行;而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則表示,欣見柯文哲表示尊重“九二共識”。有關各界都在關注,柯文哲參加雙城論壇對未來兩岸關係可能的影響。

  柯文哲這次能夠到上海參加雙城論壇,主要原因是柯文哲明確表示,對“九二共識”的尊重及理解。大陸對於因應未來兩岸關係的可能變局,似乎已逐漸建構一套處理模式,我們可以從底下幾方面來加以分析:

  其一,由於種種錯綜複雜的因素,臺灣目前有6個“院轄市”等級的“都”級城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不管在人口量及經濟實力上,擁有7成以上的佔有率,大陸與這幾個都會城市的交流,是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尤其是臺北市,由於歷史的原因,更具有其特殊的無可撼動的地位,因此,大陸格外重視與臺北市的城市交流,而上海與臺北之間的雙城論壇,已經行之有年,今年進入了第五屆;這樣的雙城論壇能否持續下去,成為觀察兩岸關係的重要指標,因此,不只是臺北市、上海市不希望這樣的雙城論壇中斷,就連兩岸執政當局都不希望它中斷。

  其二,在這7、8年國民黨執政時期,特別是臺北市長也是國民黨籍,臺北市和上海市的雙城論壇要維繫,不是問題;但是從去年反服貿學運發生,再加上“九合一”選舉結果的衝擊,一般擔心臺灣明年又有可能出現政黨輪替,從而衝擊兩岸關係;為了因應這個變數,兩岸執政當局不約而同的形成鞏固發展深化“九二共識”的共識;而從去年“九合一”選舉之後,臺灣的6個都市,除了新北市之外,都由民進黨人士或近民進黨的人士如柯文哲擔任市長;大陸方面為了因應這種局面,開始確立以是否認同“九二共識”,作為處理兩岸城市(特別是“院轄市”級)交流的原則;這次柯文哲上海行能夠成行,關鍵在於他明確表態,尊重與理解“九二共識”。

  其三,對大陸而言,就算明年民進黨執政,由民進黨主政的城市,尤其是“都”級城市,也要符合上述原則,兩岸的城市交流就可以持續或開展,這可以為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留下一些突破口。而且,這次柯文哲只説尊重與理解“九二共識”,並沒有直接説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同意柯文哲的大陸行,顯見大陸對所謂認同“九二共識”的原則,也採取某種程度的彈性。對大陸而言,保持這種彈性,會有助於未來和民進黨主政的城市交流的突破。柯文哲這次上海行,創造一個非國民黨籍主政城市,未來與大陸城市交流的模式,我們或許可以將之稱為柯文哲模式。

  其四,這種柯文哲模式的確立,對民進黨將構成某種壓力,尤其是,如果未來民進黨執政後,與大陸關係弄得很僵,從而嚴重影響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進而衝擊臺灣的經濟發展時,民進黨執政的市縣,就有可能想循著柯文哲模式,通過和大陸城市的交流,尋找拉抬地方經濟的契機。甚至,在民進黨與大陸關係緊張,從而導致臺灣“外交”空間迅速萎縮,國際地位不斷滑落,民間反彈力道很大時,也存在民進黨循著類似柯文哲的模式,以改善兩岸關係的可能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