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柯文哲閃躲過關 蔡英文猶隔萬重山

2015年08月11日 08: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北、上海雙城論壇確定17日在上海登場,柯文哲將親自率團出席,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表示“樂見其成”。在兩岸關係面臨2016年重大變數之際,這項城巿交流機制不致中斷,頗具意義。臺灣《聯合報》11日社論説,但當北京握著柯文哲的手,眼睛卻盯著蔡英文的腳;因為蔡英文雙足深陷“臺獨”泥沼,雙手卻高揮“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旗幟推動兩岸關係。從雙城論壇的折衝,蔡英文能得出“紅燈易闖”的結論嗎?

  柯文哲3月透過陸媒聯訪,照稿宣示“‘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和“兩岸一家親”的答案,使雙城論壇得以繼續溝通辦理;不料,柯文哲事後卻指陸媒“斷章取義”。於是,8月初,儘管雙城論壇已近籌備完成,大陸仍透過上海副巿長回訪探詢,並藉媒體聯訪補充,確認柯文哲的可能意向。

  這回,大陸要求確認的就是“九二共識”。柯文哲上任前曾表示不知“九二共識”實質內容為何,更質疑為什麼要拿20幾年前一個“沒有共識的共識”作為今天討論的基礎;如今,他則改口表示“了解和尊重”“九二共識“,並澄清兩岸交流不是國際交流。柯文哲態度的調整,為雙城論壇的舉辦和他以市長身分登陸,排除了政治障礙。

  文章認為,面對臺灣藍綠版圖的急遽消長,北京亟欲在2016年的新形勢前,在臺灣內部找到可以著力的新支點;而高人氣、可能跳脫藍綠包袱的柯文哲,正是一個支點。根據綠營縣巿長登陸經驗,大陸方面對於兩岸城市或地方層級的交往,有著相對務實和彈性的態度;相形之下,柯文哲兩度被要求透過陸媒公開表態,凸顯的是“九二共識”仍為大陸不容逾越的底線。而大陸方面反覆求索柯文哲的真意,更凸顯互信才是兩岸交往真正的關鍵。

  在“九二共識”前,柯文哲拐彎抹角,畢竟讓兩岸城巿交流繼續維持。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蔡英文訪美時避提“九二共識”,僅勉強表示,“就繼續求同存異吧”;但旋遭國臺辦詢問:“兩岸之間是什麼關係,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是什麼,怎樣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這話,其實也是臺灣社會苦苦追問的事。

  現在,大陸一方面表示注意到柯文哲對“九二共識”的表態,而欣慰雙城論壇將順利舉辦,另一方面就“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要求所有負責任的政黨都需作出明確回答”。北京為柯文哲開啟了綠燈,也為蔡英文劃設了雷區。

  柯文哲閃躲過關,但蔡英文能師其故技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