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臺灣社會低智商何足為怪?

2015年08月04日 14: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8月3日發表社評説,書中寫低智商社會有三特徵,即集體不思考、集體不學習、集體不負責,臺灣似乎更嚴重,反智已成為臺灣社會的普遍現象,低智商又何足為怪!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先面對這個問題,但臺灣做得到嗎?我們真的沒有信心,願天佑臺灣!

  社評摘編如下:

  日本知名經濟戰略專家大前研一齣了一本書“低智商社會”,指出日本經濟泡滅後各種問題的根源,就是低智商社會。他説低智商社會有三個特徵:集體不思考、集體不學習、集體不負責。這三個特徵,臺灣似乎更為嚴重。

  集體不思考,面對很多問題,就會找一個簡單地代罪羔羊。就像現在,臺灣面臨很多問題,那就怪罪大陸,怪罪國民黨。因此,李登輝説臺灣的問題都是來自大陸,民進黨説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反課綱的學生説他們從網路上也蒐集到很多資訊,很多學生也説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他們的訴求和他們的行為卻告訴我們,他們不思考,或者説他們心中已經有了信仰,只有與信仰相符的,才接受,與信仰不符的,都要反對。還有電視媒體報道新聞,求快不求真,求聳動不求實際,重表像不重原因,以主觀掩飾客觀,因此有人説,看臺灣新聞看久了,人會變笨,變得不會思考。

  學習是競爭力的根本,因為國際競爭非常激烈,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能夠保持競爭力。臺當局曾有一份報告指出,臺灣人平均每年讀2本書,韓國人每年讀10.8本書、新加坡9.2本、日本8.4本等,差距不小。但這只是一項指標而已。臺灣的學習,經常只學表面,不學內涵。例如教育改革,説要學習美國,卻學了一個美國並沒有的教授治校;説要學習民主,卻只學到投票,只學到自由,卻沒學到法治與容忍。這一次的反課綱運動,學生的言論呈現的是唯我獨尊的思想,連新舊課綱並存都不能接受。集體不學習,就只能集體沈淪了!

  大前研一指日本政治人物集體不負責,碰到問題就落跑,因此首相更換頻繁。臺灣的集體不負責則是朝野皆然。先説執政的國民黨,所有官員好像都是在當官,不是在做事。現在的官員,社會不認識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做了什麼事。如果有事發生,像陸委會碰到服貿抗議,“教育部”碰到反課綱抗議,都不能及時負責任地處理,以致于讓事件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再來是在野黨的不負責。民進黨心中只想到獲取執政的地位,至於對臺灣有什麼傷害,他們不在乎。甚至於,他們是借著傷害臺灣來獲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因此他們不在乎撕裂臺灣,他們不在乎鼓動高中生上街頭,他們不在乎民粹衝垮了法治的堤防。

  最後,我們更要痛心地指出,臺灣比日本還嚴重,因為臺灣還要再加上一項,就是集體不信任。一個社會的成員如果不能彼此信任,必然彼此內鬥內耗,必然無法凝聚力量,使社會往前進步。從“太陽花”到“反課綱”,我們已看到,政治人物在他們心中種下的仇恨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令人思之不寒而慄。

  反智已成為臺灣社會的普遍現象,低智商又何足為怪!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先面對這個問題,但臺灣做得到嗎?我們真的沒有信心,願天佑臺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