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真的了解美國臺海政策嗎?

2015年07月20日 09: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8日發表社評指出,隨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逼近,加上國民黨將由“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代表出征的態勢也日益明朗,在臺海有深切利益的大陸及美國當然迫不及待地接連表態,希望讓明年初的藍綠對決能在兩強掌握中進行,以免失控而形成難以收拾的場面。文章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今年3月初為大陸今後對臺工作定調,“強調‘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説,“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將重回動蕩”,並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來形容其嚴重性,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説,習近平不可能容忍蔡英文往“臺獨”的方向邁進,“連跨一小步都不能容忍。”

  大陸已表示其堅定態度,但美國呢?雖然民進黨主席、亦是該黨提名人蔡英文6月初訪問美國時,公開且清楚宣示,將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以維持兩岸現狀作為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蔡英文暫獲美方的認可而過關,但仍持續關注她未來的説法。

  倘若説民進黨堅持,美國在臺協會前執行理事施藍旗、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及前AIT代表包道格等,都相繼表達美方希望蔡英文更進一步説明其兩岸政策的看法,只是代表個人意見的話,那現任AIT理事主席薄瑞光的談話,應該可算是美國官方的立場了吧!?

  薄瑞光日前在布魯金斯研究所表示,“穩定控管的兩岸關係是讓美臺之所以能密切合作的關鍵因素。強調美國鼓勵兩岸對話,且兩岸和平穩定符合美國長久利益。”

  薄瑞光雖公開表示,美國絕不會在臺灣的總統大選獨厚某一政黨候選人;但他的談話卻暗示,選後的臺海走向仍應遵循現行的和平穩定發展模式前進,才可能得到美方的全力支援。

  換言之,美國雖然暫時接受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的説法,但也不時地提醒民進黨,“沒有穩定的兩岸關係,就得不到美國的背書”,畢竟美國也必須顧慮到大陸的反應。

  蔡英文回避兩岸論述,就是避免説得越多,反而暴露其自相矛盾的兩岸論述。她既然想以“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處理兩岸關係,又怎能説這與民進黨通過的“臺灣前途決議文”相一致呢?美國有許多專研臺海關係多年的專家學者,怎可能看不透這矛盾之處?此時不願點破,是因為仍未到要民進黨攤牌的時候,也期待蔡英文能更具體的描繪將來執政後的兩岸藍圖。

  薄瑞光沒有説出口的是,現今的兩岸關係已非李登輝或陳水扁時代的了!兩相對撞的結果,遭殃的絕對是臺灣。

  薄瑞光只是先點醒民進黨,千萬不可輕忽大陸的後續反應。葛來儀最新評論就呼籲蔡英文勿低估習近平對她勝選的回應,她的目的當然也是提醒美國,必須預先做好蔡英文當選後,兩岸關係可能生變的心理準備。

  當民進黨要進行政治鬥爭時,別人做的永遠是“親中賣臺”,民進黨的則是“愛臺灣”。前雲林縣長蘇治芬的説法就代表民進黨的心態。她過去任內在上海等地推銷雲林縣農産品時,大聲稱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好處,也希望多多提高兩岸的農産品合作。但轉身回臺後,卻一味地批評馬當局的ECFA是賣臺條款,甚至還説她贊成林飛帆或陳為廷代表臺灣去簽署兩岸協議,因為他們是“愛臺灣”的。此種把自己的意識型態強加在政府官員身上,説明民進黨的兩岸立場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獨裁行徑,根本不配稱民主。

  別忘記,美國早已把所有民進黨政客的嘴臉看得很透徹,也很清楚民進黨的兩岸思維。如果説,蔡英文想以“維持兩岸現狀”就過關的話,那就太輕看美國在臺海事務的想法了。

  我們希望蔡英文真的能以臺灣利益為念,思考放棄“臺獨”路線,而不是一味地奉承美國,卻對大陸的警告視若無睹,到頭來,恐怕連臺灣都陪葬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