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九二共識”非緊箍咒 為兩岸芝麻開門

2015年04月21日 09: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4月21日發表評論説,民進黨中執會正式提名蔡英文成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在“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為題的參選聲明中,蔡英文主要談臺灣內部的事務,對於兩岸關係只是輕描淡寫,也未響應國臺辦一再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錨的發言。

  評論説,在目前氣勢正盛的情況下,蔡英文似乎也無意間接承認“九二共識”。所以,如何處理“九二共識”,仍然會是她“總統”之路上的一大挑戰。

  有些綠營人士想幫蔡英文解套,呼籲大陸方面不要逼蔡英文表態,並説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的結果,臺灣也沒有獲得什麼好處,國際活動空間仍然有限,經濟情勢依然低迷。所以,“九二共識”的訴求力道已經減弱,臺灣人民不再那麼買帳,大陸方面應該改弦更張。這些説法有些昧于現實,甚至倒果為因,需要厘清。

  首先,“九二共識”的作用不在於直接促成臺灣的經濟成長或擴大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而是維繫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讓臺灣的發展能夠有一個障礙較少、風險較小的外在環境。至於臺灣能不能藉此抓住機遇,在經濟發展和涉外事務上有所作為,還是得看臺灣怎麼想和怎麼做。

  從全球化和區域整合的潮流趨勢著眼,臺灣所面對的大環境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中國大陸的崛起已經是國際政經秩序演進的主要脈動,大陸在全球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是可見未來的必然走向。在這個總體格局中,美國已經逐漸接受了大陸穩定成長的事實,願意正視大陸方面建立新型大國夥伴關係的呼籲。亞投行一役,讓這個格局更加清晰。

  在這個中美共管國際事務,特別是兩岸關係的格局中,雙方難免會有各種衝突磨擦,但是,無礙于彼此在共同利益的部分做大做實。就此而言,“九二共識”不僅是大陸方面認定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錨,也是美國認為有利於海峽兩岸與亞太地區和平安定的合理要求。

  至於説“九二共識”能夠為臺灣帶來多大的利益,它其實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也就是説,有了“九二共識”,或許不見得能;但是,沒有“九二共識”,可是萬萬不能。大家只要想像一下,沒有直航和陸客的臺灣,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就應該能夠體會這個必要條件的意義。

  坦白説,臺灣今天的困境,是雖然有了“九二共識”和相應的21項協議,卻畏畏縮縮,不敢在兩岸之間大開大闔,搶進由大陸領軍的互聯互通大戰略機遇的結果。連結不上大陸的臺灣,沒有多少外資企業會有興趣,有本領的臺資企業也不得不出走。這是經濟規律,不可能憑著“維持兩岸現狀”的口惠來扭轉。

  綠營人士總把“九二共識”當作緊箍咒,但是,轉個念頭,它其實可以成為“芝麻開門”的通關密語,如何抉擇,就看有沒有“以小事大”的智慧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