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評柯文哲 臺媒“唉!唉!”嘆息連連

2015年01月29日 10: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被贈懷錶表示“拿去破銅爛鐵賣錢”的柯文哲,再一次登上媒體的風口浪尖。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評論可謂嘆息連連。評論説,媒體可載之覆之,柯市長聰明絕頂,不會看不透這個現實,但他卻一步步進入媒體設的甜蜜陷阱中猶陶醉自得。怎能不為他感嘆!

  評論摘編如下:

  唉……

  當柯文哲拿著英國交通部長贈送的懷錶,説:“不知送這個幹什麼,拿去破銅爛鐵賣錢。”臺灣《聯合報》的頭版用這個字做標題,相信是許多民眾看到這則新聞後的感受;當這位英國部長事後説:“要為我的無知道歉,我每天都學到新的事物。”相信這聲嘆息更長了;而當柯市長得知此舉失禮後説:“以後不喜歡的東西,還是要收下”,這長嘆後面,要再加一聲苦笑了。

  客人以其教養告訴柯文哲:率真不是粗魯,直言不是白目。

  這1個月內,柯市長登上頭版頭條37次,他的一言一語,橫掃媒體版面,從平面到電子,人人追捧,加上網民力挺,幾乎無人敢攖其鋒。於是民眾每天沐浴在柯文哲的嗆人狠語中,下屬公文沒事先看一遍,被怒斥“你給我試試看”,社會局長要他上臺跳個舞,他嗆“再跳舞,就把你換掉”;警局抓要犯,不費一槍一彈,他也可以挑出毛病“知道犯人是誰,還抓這麼久”,自家父母被查稅,他飆“國稅局”“叫大人出來説話”;再加上他高舉反財團大旗,早在臺灣官場上消失的“官威”,竟被他耍得虎虎生風,在媒體一片叫好聲中,他的手下也有樣學樣:“叫XXX出來”,成了柯政府的口頭禪。

  柯文哲的“酷吏”作風之所以掀起狂潮,其實是因為對比馬當局溫良恭儉卻又看不出績效的鬱悶,民眾在他身上感受的,就是一個“爽”字,讓長期的一股悶氣有了宣泄的出口,因此就算柯市長用語不當、態度不佳,社會都為他量身打造另一套標準,支援者自動為他找理由,甚至搬出亞斯博格症來解釋;但是隨著蜜月漸過,一聲聲驚嘆的“哇!”開始轉變成“唉!”,這次的“破銅爛鐵”説,很可能就是蜜月期的結束。

  媒體可載之覆之,柯市長聰明絕頂,不會看不透這個現實,但他卻一步步進入媒體設的甜蜜陷阱中猶陶醉自得。他每天在自製的烤肉架前,對著十數支麥克風發言;市政還未全盤了解,就勤於接受專訪,罵這個修理那個,只破不立,狠話説盡;他更享受于被媒體追逐,記者隨便問,他隨口答,引起反彈道個歉就罷,眼看大頭症和鎂光燈症候群就要上身,怎能不為他感嘆!

  柯市長也許自認善於運用媒體宣傳,殊不知媒體絕對有看好戲的心情。柯市長的高票超人氣及素人風格,完全符合媒體“新鮮嗆辣”標準。媒體對藍綠政治人物都沒興趣,因為他們懂得修辭打太極,面對柯文哲,你永遠不知他下一句會迸出什麼驚人之語,如果不緊緊跟隨,可能就錯失精采頭條;換句話説,媒體其實在等柯文哲什麼時候罵人或什麼場合説錯話。

  柯文哲民意護體,有上山打虎、下海除蛟之力,但是別忘了周處的故事。(李艷秋 作者為臺灣資深電視媒體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