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九合一”後國民黨現辭職潮

2014年12月02日 08:0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在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中遭遇空前未有的慘敗後,國民黨內部辭職潮一浪接一浪。儘管稱“絕不戀棧”的馬英九還未作出重要決定,他的7位副手已陸續辭職或有辭職意向。繼臺北市長郝龍斌辭去國民黨副主席後,臺灣當局副領導人吳敦義12月1日上午也正式向黨主席馬英九請辭副主席一職。同日早上,“行政院院長”江宜樺率81名政務官總辭。

  有人請辭有人表示不戀棧

  “九合一”選舉結果11月29日晚出爐,全臺22縣市中,國民黨僅保住6席。馬英九當晚于國民黨中央黨部率領副主席、黨務主管召開記者會,向全體黨員與支援者深深一鞠躬致歉。隨後有消息表示,馬英九釋出請辭黨主席訊息。國民黨地方選舉大敗,副主席們是否跟進,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立法副院長”洪秀柱、新北市長朱立倫、臺中市長胡志強等3人未辭,郝龍斌已表態最快1日提交辭呈,此前他已口頭向馬英九請辭。朱立倫雖未出面説明,但朱的動向,攸關國民黨大改組的結果,備受關注。

  臺中市長胡志強11月30日北上接受電臺訪談時,被問到是否會辭去國民黨副主席一職時表示,他為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此時想的是要共赴黨難,暫時不會辭。他表示,國民黨不應該現在就從2016年“大選”中出局,沒有拼一拼是不對的。

  副主席暨嘉義市長黃敏惠也説,大家必須痛定思痛、深切檢討,更應正視地方包圍“中央”的執政變局;至於是否辭副主席一事,她説個人職務去留問題,不會戀棧。選舉可以輸,但臺灣的未來不能輸,只要可以讓臺灣更好,有助於黨內改革的方桉,她都支援也樂意去做。

  針對有人要馬英九這個黨主席下臺負責的呼籲,有國民黨高層表示説,馬英九下臺非常容易,關鍵是什麼人可以取代他?誰可以維持國民黨既有內部的各方勢力利益的動態平衡?如果選擇別人成為代理主席,對國民黨有幫助嗎?

  國民黨如何重組引人關注

  有人説,這次藍軍敗選,大環境執政績效不彰是主要原因,國民黨功能弱化,組織崩壞也是重要推手。臺灣重要選舉,沒有鐘擺效應,只有骨牌效應;幾個月之後又要開始準備2016年的“立委”和“總統”選舉,國民黨的前景非常不樂觀。國民黨如何儘快療傷止痛、改革重生,遏制骨牌效應的發生,乃當務之急。

  有觀察家表示,在國民黨與基層的聯繫、資源應用、行政與立法之間的協調,黨幾乎都沒有發揮功能。在馬英九擔任黨主席後,黨的中常會對重大決策完全沒有影響力,加開工英九刻意弱化黨的組織,無法發揮輔政的功能,也無法為社會動員的發動機。國民黨在“立法院”是多數,卻無法發揮實質主導力量,沒有一個重大法案是輕鬆過關。在地方人才的培養,更出現鴻溝。校園中支援藍營的聲音非常微弱、甚至不敢發聲,這是國民黨的隱憂。所以國民黨未來應該要實施集體領導,黨主席要下放權力,並且建立政黨品牌標誌,除了兩岸政策路線外,與民進黨做出區隔。

  對於2016選舉,專家認為,雖然國民黨記取教訓仍可收復失土,但民進黨過去在動用行政資源來支援其政黨利益,做法比國民黨更大膽。未來民進黨地方縣市串連起來,逐步佈局鋪陳,對選舉會有非常嚴重的影響。馬當局現在可做的,就是完善行政架構中的監察體系與制衡體系,使得任何一個政黨都無法過度操弄行政資源,這對臺灣未來的民主發展,有正面意義。(王大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