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柯文哲與連勝文各有“罩門”

2014年09月24日 09:0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説,現離臺北市長選舉只有兩個月,根據島內民調顯示,政治立場親綠的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的支援率仍超越國民黨對手連勝文。不過,在看好度方面,連勝文則領先柯文哲。

  評論指出,可見,連、柯陣營均無必勝的把握,尤其仍有4成選民未表態,這顯示臺北市民意的鐘擺仍在連、柯兩方搖擺。以往臺北市長選舉的熱門候選人多來自藍綠陣營,但這次民進黨破天荒放棄推舉候選人,而全力支援無黨籍的柯文哲,因為臺北市政治板塊藍大於綠,與其派黨員出戰、勝算甚微,倒不如讓柯文哲的“政治素人”形象打破藍綠對決的傳統選戰方式、出“奇”制勝。也因如此,在“藍綠選邊站”的固有模式消失後,臺北市不少選民也舉棋不定,需更多時間觀察候選人的表現。

  評論認為,柯文哲毫無從政經驗,靠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出位風格迅速爆紅,成為輿論焦點,知名度大增。但他的“大嘴巴”也帶來不少麻煩,最近其一系列歧視女性的言論就受到島內輿論的嚴厲批評。此外,他被揭發持有“洗錢密帳”的帳戶,被質疑“公款私用”。不過,近期的這兩起風波似乎都沒有吹倒柯文哲,支援率依舊領先連勝文。一方面,最近島內地溝油風暴鬧得滿城風雨,吸引了媒體和民眾的注意力,柯文哲的歧視言論和問題帳戶並沒有引起大部分臺北市民的關注。另一方面,籠罩在連勝文身上的“權貴”陰霾始終揮之不去,令其支援率未有明顯上升。

  評論指出,連勝文家境殷實,又是“政二代”,難免被競爭對手貼上“權貴”、“富二代”的標簽。但也如連勝文所説,他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做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而“去權貴化”也成為連陣營的重要任務。過去幾個月,連勝文頻頻拜訪基層,清晨4點就到魚類批發市場和果菜批發市場拉票,爾後又宣佈倘若當選市長,就捐出全部薪水,但外界反應頗為冷淡。競爭對手嘲諷連勝文捐薪水,正正説明瞭連勝文是不愁衣食的富貴子弟。而連勝文勤走基層的精神值得稱讚,但只是握握手的“蜻蜓點水”式行程,難以給基層留下深刻印象。最近,連陣營也正在改變策略,讓連勝文真正深入基層。上周連勝文在夜市一家買豬肝湯的小攤檔當了一天打工仔,從推攤車就位、擺放桌椅、端湯收錢、收拾碗筷,親歷基層體力勞動者的辛勞。這樣的“角色體驗”當然比“握手”更能令連勝文的親民形象深入人心,但倘若只是“曇花一現”,又會被嘲諷“作秀”。

  評論最後説,柯文哲與連勝文各有“罩門”。雖然民調顯示柯文哲目前領先,但由於還有不少臺北選民未表態,後勁十足的連勝文隨時都有超前的可能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