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賴清德是名副其實的“賴”神

2014年08月18日 09: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週三淩晨臺南下起傾盆大雨,臺南市長賴反應遲鈍再被批評。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相較于“賴神”招牌被拆,臺南港尾溝溪疏洪道崩塌事件恐怕最讓賴清德丟臉。島內有媒體發現,崩塌的疏洪道部分建築體竟沒有鋼筋,是“豆腐渣工程”,而他卻把責任都推給臺當局,自己撇得一乾二淨,臺南市治水工程獲臺當局補助最多,但依然逢雨就淹,可見賴清德“只知要錢,不懂治水”、“有功就搶,有責就卸”,是名副其實的“賴”神。

  評論摘編如下:

  一場超級豪雨把號稱“賴神”的臺南市長賴清德“打回人形”。2012年8月颱風“天秤”吹襲臺灣,大部分中南部縣市前一晚就決定放颱風假,但賴清德卻宣佈臺南市正常上班上課,恰巧中南部風雨不大,不少人稱賴清德是“賴神算”。上週三淩晨臺南下起傾盆大雨,多處地方淹水,但賴清德直至早上8點多才宣佈停課停工,不少人已到達學校和公司,家長又要把子女從學校接回家裏,紛紛批評賴清德和臺南市政府反應遲鈍。其實,去年8月颱風“康芮”橫掃臺島期間,賴清德已因延遲宣佈停課停工而備受批評。不過,相較于“賴神”招牌被拆,臺南港尾溝溪疏洪道崩塌事件恐怕最讓賴清德丟臉。

  由島內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主辦發包的臺南市港尾溝溪疏洪道工程,總工程經費約新台幣10億元,上月27日完工啟用。賴清德視之為重要政績,稱讚這條全長3.8公里的疏洪道是“全市最長的人工開鑿渠道”。今年3月他也自誇臺南治水政績了得,宣稱“三爺溪淹了30年的痛苦,我花3年就解決了,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言猶在耳,賴清德引以為豪的港尾溝溪疏洪道在上週三的一場豪雨中崩塌,治水神話一夕破功。該疏洪道剛完工19天,遇雨即崩,真應了賴清德所説的“不可思議”。

  面對外界的批評聲浪,賴清德辯稱“臺當局治水預算南北差異很大,好不容易拿到預算,但仍有大部分治水工程未完工,加上當時的豪雨已超過臺當局防洪標準”。賴清德三句不離“中央政府”,把責任撇得一乾二凈。其實,臺當局對臺南治水工程已補助132億新台幣,金額居全臺各縣市之首。但根據營建署的數據,“五市”之中,相較于臺北市地下水道接管率100%,臺南市只有20%,接管率偏低,容易釀成水災。臺南市治水工程獲臺當局補助最多,但依然逢雨就淹,可見賴清德“只知要錢,不懂治水”、“有功就搶,有責就卸”,是名副其實的“賴”神。

  島內有媒體發現,崩塌的疏洪道部分建築體竟沒有鋼筋,是“豆腐渣工程”。臺當局分年編列逾千億元(新台幣,下同)預算治水,而水利署屬下的各河川局負責的治水工程相當多,廠商競相找門路投標工程,利之所趨,弊案涉生,而因貪腐産生的“豆腐渣工程”則導致水患頻仍,一淹再淹。“立法院”預算中心5月評估報告就指出,治水工程施工品質欠佳,尤以水利署委託或補助地方政府發生的缺失件數最多,每項工程平均有24項缺失。

  臺灣颱風多,幾乎每逢颱風就淹水。臺灣方面在陳水扁執政時就制訂“8年800億”的治水方案,今年5月又通過“6年600億”的治水預算,然而,機制出現漏洞,治水工程品質不佳,地方政府未能善用預算,臺灣方面即使肯花大錢,也難以達到治水目標。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