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紀念抗戰77週年 兩岸應團結一致共禦外敵

2014年07月08日 10: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昨天是中國民族全民族抗戰爆發77週年紀念日。海峽兩岸各界紛紛舉行紀念活動。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兩岸同胞都應弘揚當年兩岸抗日先烈共同致力民族復興的精神,共禦外敵,捍衛國土。當下日本政府否認野蠻侵略罪行,更解禁集體自衛權,日本軍國主義有死灰複燃的危險,兩岸中國人更應團結一致、同仇敵愾。

  評論摘編如下:

  昨天是中國民族全民族抗戰爆發77週年紀念日。海峽兩岸各界紛紛舉行紀念活動。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在北京出席紀念儀式時指出,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臺北出席“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特展”開幕式時強調,歷史錯誤或可原諒,歷史的真相不可遺忘;我們不要忘記,釣魚島是最早被日本人侵略的中國領土,雖與日本簽署漁業協定,但領土主權一寸都不能讓。兩岸領導人不約而同地指出“歷史事實不容抹殺、歷史真相不能遺忘”,顯示兩岸對於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完整有高度的默契和堅強的意志。尤其當下日本政府否認野蠻侵略罪行,更解禁集體自衛權,日本軍國主義有死灰複燃的危險,兩岸中國人更應團結一致、同仇敵愾。

  77年前的“盧溝橋事變”標誌著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同時也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面對日軍慘絕人寰的法西斯暴行,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而更早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躪的臺灣同胞也紛紛響應大陸同胞的抗日運動。8年抗戰期間在大陸參加抗日的臺胞據説就有20多萬,並成立了許多頗有影響力的抗日組織,在島內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皇民化”示威遊行以及抗日遊擊戰,有力地配合了大陸的抗戰大業。如今臺當局舉行各種活動紀念抗戰,有助於島內青年一代了解日本侵華的歷史事實以及中華兒女的英勇抗日事跡,從而激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兩岸民眾救亡圖存、收復失土的愛國熱忱和浴血奮戰的革命壯舉更是兩岸重要的歷史連結和感情紐帶。兩岸共同回顧歷史和緬懷先烈,不僅拉近了心靈的距離,再次證明兩岸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樸素真理,亦是對那些罔顧事實、篡改歷史的人一種提醒和警告。

  日本首相安倍上臺以來,美化侵略歷史、挑戰戰後秩序的右翼舉動接連不斷。從拋出“侵略未定論”,到揚言欲修改“村山談話”和“河野談話”;從身穿作戰服登上編號“731”戰機,到在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紀念日宣稱“為歷史自豪”,再到最近解禁集體自衛權,在右奔的道路上,他比二戰後所有首相都走得更遠。如果日本政府不能懸崖勒馬,不能直面歷史,不能汲取教訓,就必然重蹈歷史覆轍,踏上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對於地區安全形勢出現巨大隱憂,兩岸在攸關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應放下分歧,攜手合作。“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兩岸同胞都應弘揚當年兩岸抗日先烈共同致力民族復興的精神,共禦外敵,捍衛國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