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專家:兩岸可共修七七抗戰史

2014年07月03日 10: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7月3日發表臺灣東亞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蔡翼的文章説,今年是七七蘆溝橋抗日77週年紀念,中國是最先開始與軸心國日本作戰的國家,可惜由於戰後分屬於美、蘇集團的兩岸政府長期對峙,中國對二次大戰的巨大貢獻刻意被世人所淡化,所以在國際媒體報導中,很少看到有關二戰中國戰場的報導。

  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表示,由於中國的浴血抗戰牽制了大半的日軍,阻撓了德軍與日軍從東西兩面對蘇聯的夾擊,同時也牽制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兵力部署,對於同盟國的勝利貢獻很大,因此高度評價了中國在二戰同盟國的地位。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大會上告訴全世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型戰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文章説,在臺灣長大的人民,從海內外公開發行的歷史文獻,當年參與抗日戰爭前輩們的口述歷史和著作中了解,這些國共兩黨合作,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都應該以非常公正的態度將其忠實記錄下來。兩岸更應該捐棄成見,誠懇面對歷史,共修中國人民抗日史。

  文章還説,中國需要國際媒體公正客觀的報導,兩岸若能夠統整對抗日戰爭的立場與史觀,可以請製作單位,以二次大戰中國戰場為主題製作一系列報導。通過他們在全球的播出,用影像完整的闡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