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關注:民進黨“凍獨”阻力不小

2014年06月25日 07:5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40多位民進黨黨代表日前聯署,要求“凍結臺獨黨綱”,這是民進黨兩岸政策首次面臨如此直接的基層倒逼。不過,這次也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據臺灣《旺報》6月24日報道,民進黨內高層有人正展開運作,要求部分黨代表撤簽。

  兩名黨代表已撤簽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吳子嘉等40多位民進黨黨代表聯署提出的“凍結臺獨黨綱”案,上周送進民進黨中央黨部。

  “凍獨”案串聯者、前民進黨“立委”陳昭南證實,確有2位黨代表撤簽。原本有43位黨代表聯署,但是近日有人對黨代表施壓,已有想參選臺中市議員的李天生、翁美春撤簽,但他手中有4個名單將會再補進去,同時希望持續聯署到70人。

  至於是否如外傳是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召集人蘇嘉全在私下運作?他説,撤簽的人説是選舉壓力,而蘇是中彰投三地選舉操盤手,所以應該可以做此聯想。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批評,蘇嘉全此舉根本是在“扯後腿”。“臺獨”是民進黨兩岸交流的障礙,他質疑,民進黨表面上表示歡迎兩岸交流,私底下卻運作撤簽“凍獨”,難免給人“口蜜腹劍”的不良觀感。

  做給蔡英文的順風球

  基層請願對蔡英文來説既是挑戰,也是機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撰文指出,黨代表聯署為蔡英文調整民進黨兩岸政策做好了一個球,只要蔡接過去,順理成章地可以達成目標。

  由於“臺獨黨綱”的存在,民進黨無法與大陸建立黨際交流,因而在島內選舉中處於不利位置。去年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首次提出“凍獨”,但遭到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擱置。

  蔡英文上月當選民進黨主席以來,民進黨重新顯露出調整兩岸路線的苗頭。蔡英文先是支援臺南市長賴清德訪問上海,之後又主動表示願意與來訪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見面。

  嚴安林認為,“凍獨”主張被再度提出,已經成為衡量蔡英文能否真正帶領民進黨實現兩岸政策由“臺獨”轉變到“和平交流”政策的重要指標。

  “凍獨”案起草人之一、民進黨執政時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的學者童振源表示,“臺獨黨綱”已成為民進黨重返執政的障礙,但黨內許多因素導致“凍獨”不易,最後還是取決於蔡英文的意願與決心。

  “拖”字訣能用多久

  蔡英文迄今未對“凍獨”議題表態,僅由其發言人低調表示,這是民進黨內“多元”的表現。

  島內輿論分析,蔡英文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好年底的九合一地方公職選舉。“凍獨”案將影響到深綠基本盤,從蔡英文過去處理兩岸議題慣用的模糊手法看,與“凍獨”案保持距離的可能性很大。

  蔡英文及不少民進黨“立委”對於調整兩岸政策,都不情願。民進黨“立委”蔡其昌就説,現在討論“凍獨”案意義不大,“臺灣前途決議文”已在一定程度取代“臺獨黨綱”,“沒有必要把牌位從供桌上取下來”。

  問題在於,如果不去掉“臺獨”神主牌,民進黨就始終無法與大陸建立正式對話,也就始終無法向選民證明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蔡英文在上個主席任期中,就一直對如何處理“臺獨”避而不談。民進黨希望可以找到不碰“臺獨”的兩岸路線調整方案,但這種努力是緣木求魚。蔡英文可以一直拖,但問題不會自己消失。(閔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