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凍,或不凍?這是一個問題

2014年06月23日 14: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中央黨部日前收到前“立法委員”陳昭南的一份連署書,正式向民進黨預定於7月20日舉行的“全代會”提案“凍結”“臺獨黨綱”。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2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凍,或不凍?成為民進黨和蔡英文的難題,期待民進黨放大眼光,不要只著眼選舉,還是要考慮蒼生。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中央黨部日前收到前“立法委員”陳昭南的一份連署書,正式向民進黨預定於7月20日舉行的“全代會”提案“凍結”“臺獨黨綱”,其理由是為了幫民進黨完成再次中央執政的“最後一哩路”。陳昭南此舉已獲得超過40位的黨代表連署,甚至連民進黨執政時的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都跳出來支援。這表示民進黨內確實有一部分務實人士,理性的思考民進黨的出路,但是此舉等於是在黨內公開掀開一個滾燙鍋蓋,蓋子不掀開,沒人知道鍋子裏是煮甚麼好料,可是一旦掀開了鍋,那裏頭到底是些甚麼東西?大家立刻可以看清楚。

  理性的説,民進黨確實已經到了必須面對“臺獨黨綱”是否還必須存在的關鍵時刻。1990年代末期,民進黨創黨10年之後,首度出現有可能與長期執政的國民黨分庭抗禮的局面。做為一個新興政黨,民進黨必須提出足以與國民黨區隔的政治理念,同時擴張政治版圖。2000年民進黨突然出現“中央執政”的契機,所以陳水扁主導民進黨在頭一年就搞出個“臺灣前途決議文”,很技巧的繞過“臺獨黨綱”,以“決議文”取代“臺獨黨綱”,所以陳水扁順利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並且在就任後宣佈“四不一沒有”,用這個政策再次繞過“決議文”,為陳水扁贏得了8年的執政機會。

  2008年民進黨下臺,2012年由蔡英文領軍挑戰馬英九,結果以80萬票的差距飲恨。事後各界都認為蔡英文之所以落敗就是輸在她的大陸政策模糊不清,所謂“中央執政的最後一哩路”,正是此之謂也。

  而如今蔡英文又回鍋接任黨主席,朝著2016年再次挑戰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方向邁進。可是她那“最後一哩路”至今依然模糊,就連“臺獨黨綱”該如何處理?仍然毫無音訊。

  這種情況看在民進黨內的理性務實人士眼裏,心中的焦急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另外一批所謂的“基本教義派”就不這麼認為了。原本在輿論壓力下,2012年輸掉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黨內激進勢力多少有些收斂,所以還成立了“中國事務委員會”,應卯似的回應輿論壓力。可是近幾個月來,因為馬當局執政較不佳,使得民進黨內的保守勢力感覺不必妥協也能贏得選舉。再加上3月“太陽花學運”的發生,更讓這些拒絕變動者抓到了拒絕改變的理由。

  可是,臺灣的整體利益在哪呢?民進黨必須考慮處理“臺獨黨綱”到底只是為了民進黨贏得選舉,還是為臺灣贏得最高利益呢?期待民進黨放大眼光,不要只著眼選舉,還是要考慮蒼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