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林義雄“偉大”在何處?

2014年04月25日 14: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為反核四,近日開始持續禁食。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署名徐武軍的文章説,感受不到林義雄的偉大,“聽”到林先生的“偉大”均出於民進黨老黨頭之口,其內容是口號式、造神式的。如果有人再要利用其暮年的感情,來達到自身一時的政治目的,這種人是卑鄙的。

  評論摘編如下:

  由於林義雄先生表示“禁食”至死決心,是以林先生的“死”會對臺灣社會産生多大衝擊,成了討論焦點;衝擊大小,自然是和林先生的“偉大”成正比。

  以“立德、立言、立功”為“偉大”指標,根據這3個指標,我要坦白的説:我感受不到、也看不到林義雄先生的“偉大”。和林先生相似經驗的本省人和外省人,數以百計,其中不乏知名人物,是以林先生的人生經歷,和“偉大”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再説,林先生“憂國憂民”之心,持續數十年而不變。事實上和林先生有相同經驗的、數十年來持續“憂國憂民”之心不變、而仍在人世的人,數以十計,故凸顯不出林先生的“偉大”。

  可不可做一個民調,調查一下今日臺灣民眾有多少人知道林義雄先生是誰?評價如何?做如此評價的原因是什麼?

  我“聽”到林先生的“偉大”均出於民進黨老黨頭之口,其內容是口號式、造神式的。可以説,我沒有近身接觸到林先生,所以不能理解到林先生的“偉大”。畢竟絕大多數臺灣人都沒有感受林先生“偉大”的緣分。

  無論林義雄先生決定要走到底的原因是什麼,強行以一己信念強加於全民,是不合“民主”理念的。從林先生的行為中,我只看到林先生對他自己、對臺灣的社會和人民,全面的失落和失望。如果有人再要利用其暮年的感情,來達到自身一時的政治目的,這種人是卑鄙的。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