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柯文哲了解平民真實生活嗎?

2014年02月25日 08: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標榜“素人從政”的柯文哲,日前以“庶民與權貴”之戰形容他與連勝文的臺北市長之爭。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柯文哲當然不是權貴子弟,但他也不是一般的市井小民。柯文哲日前提出的願景,似乎十分浪漫,深究起來,非但顯示柯文哲理想之淺薄空泛,更證明柯文哲完全與現實生活脫節。一個根本就不了解平民實際生活的上流社會階層,卻為了選舉,硬是把自己定位為平民,不只是矯情,更是扭曲事實。

  社評摘編如下:

  標榜“素人從政”的柯文哲,日前以“庶民與權貴”之戰形容他與連勝文的臺北市長之爭。這種意圖挑起階級意識鬥爭的伎倆,已經令人厭惡;更嚴重的是,柯文哲非但不通人情世故,而且與一般平民生活脫節,這樣的人是否能做好臺北市長,實在令人懷疑。

  柯文哲打出“庶民與權貴”之戰,其實一點也不稀奇,陳水扁當年就以“土狗對上貴賓狗”形容他與當時的挑戰者馬英九的區別。這種手法無非是想要以凸顯對手權貴子弟來引起絕大多數非權貴出身百姓的共嗚;在選戰實務上當然有一定效果,但並非萬靈丹,否則陳水扁怎麼會連任市長失利?

  平心而論,柯文哲當然不是權貴子弟,但他也不是一般的市井小民。他自幼家境富裕,從醫第一天,他父親就告知“已準備好退休金”;目前他與妻子都是醫院的部門主任,年收入至少四、五百萬元(新台幣),在臺灣絕對屬於高薪階層。如此高人一等的平民,究竟了不了解基層平民的疾苦?他對市政又有什麼願景?自然應該深究。

  不久之前,柯文哲演講時提到,他個人對臺北願景共有五階段,分別是一、公園有鴿子、鯉魚;二、公共廁所有衛生紙;三、博愛座是空的,但很多人站著;四、公車不用查車票;五、醫療行為除罪化。乍看之下,這些願景,似乎十分浪漫,但深究起來,非但顯示柯文哲理想之淺薄空泛,更證明柯文哲完全與現實生活脫節。

  試問,臺北市的公園裏,有幾個沒有鴿子、鯉魚?臺北市哪間公共廁所不供應衛生紙?要捷運或公車上的博愛座經常空著,難道是不要老弱婦孺搭乘嗎?臺北市的博愛座是經常被不該坐的人霸佔嗎?何況臺北市公車上現在完全用投幣或悠遊卡,早就沒有查票。這些事實顯示,柯文哲其實只是個活在白色象牙塔裏,沒有太多理想,也完全不了解平民真實生活的人!

  至於醫療行為除罪化,確實值得討論,不過此一問題牽涉複雜,各方意見紛紜,目前並無共識,若將醫療行為排除于刑法之外,不僅違反個案立法之禁止,更有違平等原則,何況醫生如果真有過失卻可以無罪,難道公平嗎?例如輸血該輸A型,卻輸B型;事前未做嚴格篩檢,讓本來沒有艾滋病的正常人竟然感染艾滋病!這些行為難道都應該除罪嗎?

  更重要的是,醫療行為能否除罪化,是“衛福部”和“法務部”的權責,還需要“修法”,根本就不是臺北市長所能決定。柯文哲對臺北市的願景,唯一真正具體的部份,竟然只是如何使他本身的過失能夠除罪,而不是如何減少醫療過失,使市民能夠安心就醫,試問,這樣只顧一己之私,而不關心公眾之利的人,會是好市長嗎?

  就事論事,許多人在未從政之前,都可能是毫無政治歷練的素人,從政之後,也的確有些表現不錯。然而,一個根本就不了解平民實際生活的上流社會階層,卻為了選舉,硬是把自己定位為平民,不只是矯情,更是扭曲事實。

  從這個角度看,柯文哲打出“署名與權貴”之戰,固然再度創造議題,博取不少版面,但卻未必能夠佔到多少便宜;挑起階級意識型態的作為,更顯示他雖是“非典型”的政治素人,卻已經與許多典型的政治人物一樣,為求勝選不擇手段!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