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與柯文哲的借殼上市大戲

2014年02月20日 10: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北市長候選人民進黨內部的提名工作今天展開,而柯文哲則聲稱還在“憋氣”,不願鬆口加入民進黨。臺灣《聯合報》20日社論指出,説穿了,這其實是一場彼此“借殼上市”的遊戲,只是雙方還沒計算好自己的損益底線罷了。

  所謂“借殼上市”,在民進黨方面,是想借用柯文哲現有的高人氣押賭,或許能把久違的臺北市長寶座撈回綠營手裏。在柯文哲方面,圖的則是民進黨組織、財力和基層的動員支援,才能確保他眼下的民調優勢化為一張張選票,把自己送進市政府。

  換言之,民進黨看中的投資標的,是柯文哲的當選機率;而柯文哲需要的,則是民進黨傾黨出錢出力為他抬轎,衝出直抵市府的便道。這本來是個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的買賣;但目前最大的障礙,是需要民進黨抬轎的柯文哲卻不願披掛民進黨的戰袍上陣,只想打著“柯P”的個人旗號出征;如此一來,不僅民進黨內表態參選的戰將覺得被踩在腳下,連民進黨都感到臉上無光。這也是雙方為如何“借殼”問題一直喬不攏的原因。

  以民進黨急於“想贏”的慾望,一定不會放棄柯文哲這個“機會”;當然,柯文哲也是看準了民進黨這點心情,拗了兩個多月仍不願作出寸讓。不僅如此,柯文哲數度揚言“入了民進黨會選不上”,他必須保持“無黨”之身,才能爭取那關鍵的5%選票;言下之意,加入民進黨不是加持,而是包袱。這種説法,不僅高估了自己,也羞辱了民進黨;而柯文哲的得意忘形,恐將會使雙方的合作關係越來越不容易維持。

  進一步看,柯文哲出線成為臺北市長的機會,與其説可能因加入民進黨而受到限制,倒不如説最後的限制可能出在他自身的主觀條件。柯文哲目前的高人氣,當然極大的因素是來自所謂“素人政治”的魅力;比較不“八股”的談話,有時帶點“脫線”的趣味,都讓他比傳統藍綠政黨出身的人多了一些新鮮感。然而,這樣的新鮮感,無論如何會隨著選舉進入持久戰而變調走味,也會隨著選民對候選人檢驗程度的升高而露餡。一旦到了投票時刻,這位政治新鮮人還能保持多少“新鮮”感,就是很大的考驗。

  以柯文哲日昨談到病人病情時的輕佻為例,即暴露了他的“趣味”品質不高。一位自命以救人為職志的外科醫師,在公開場合隨便談論特定患者的病情,其實已違反了醫師的專業倫理;柯文哲竟用了“腦筋秀鬥”這樣的詞句來形容一名垂危病人,醫生的仁心何在?而他在形容“胡志強竟笑得很開心”時,就算不能理解一個丈夫目睹從鬼門關前搶救回妻子性命的喜悅,需要用這種語言來譏嘲政治對手嗎?而柯文哲大爆手術室內情,似只為博取聽眾一笑;他的智慧、道德和同情心恐怕都無法勝任首都市長之職。這種事,已經不是厚不厚道的問題了,而且恐怕會一演再演。

  再説,柯文哲的基本色彩偏屬“深綠”,近數月他的跑攤活動也以拜會綠色選民居多;包括他幕後的各路軍師,也以民進黨和臺聯黨的中生代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柯文哲卻為了保持“政治素人”的形象,而拒絕加入民進黨,拒絕披掛政黨徽志;對選民而言,這其實已是一種政治辨識上的“偽裝”。從表面上看,這或許是位無黨無派的“素人”;實質上,在外表的“白牌”底下,裏頭卻藏著一個比民進黨還“綠”的人。最麻煩的是,不少民眾像追星般咀嚼他每場政治脫口秀的余味,然而選民從來沒聽他嚴肅談論過任何公共政策或市政議題。

  就臺灣令人厭煩的藍綠政治而言,柯文哲的“快板説書”,確實創造了一股新的風潮,也增添了政治趣味和社會想像。其中最耐人尋味的一點是,長年在政治上翻雲覆雨的民進黨,如今整個團隊加起來竟然玩不過柯文哲這匹黑馬,任他予取予求,並甘願供他驅策。如此倒錯的景象,究竟是反映民進黨的外強中乾,或是柯文哲神力無邊,還是臺北市選民的奇特癖好所致?民進黨和柯文哲的借殼戰術能否奏功,就看臺北市民的眼光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