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民主的墮落:“立委”為誰服務

2013年12月02日 09: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在臺灣,要朝野政黨談合作,幾乎是天方夜譚;然而,最近我們在國會看到的幾幕,卻是不折不扣的藍綠“立委”“攜手演出”。包括朝野“立委”合力追殺黃世銘、整肅特偵組,乃至共謀放水讓柯建銘從紀律案成功漂白、風光退場,都是讓人嘖嘖稱奇的朝野合作。

  臺灣《聯合報》2日社論説,促成藍綠“立委”合作的關鍵詞,叫做“關説案”;對此,雙方都有一個更具體的潛臺詞,就是“挺王(金平)柯(建銘)”。試想,包括服貿協議、“核四公投”和其他許多法案被長期擱置在臺灣“立法院”,雖然全都事關民生,卻無一能稍稍打動朝野“立委”的心,讓他們合作;但王金平與柯建銘兩大龍頭涉及的“司法關説”,一下子就能讓朝野“立委”排開陣式,如王朝、馬漢般地忠心隨侍護駕,教人嘆為觀止!

  這樣的景象,説明瞭幾點:第一,臺灣自以為傲的民主政治,其實仍然把“人”的因素看得比“理”還重要,對“人”的追隨要高於對“理”的追求;也因此,“關係”和“人情”主宰的政治,要強過政黨信念的主導。第二,人們以為漸趨成熟的“政黨政治”,其實依舊是荒煙蔓草一片;過盛的口舌和過多的算計交雜其間,土壤中並沒有多少真正堅實的信念。第三,臺灣“立法院”在臺灣“憲政體制”上佔有崇高的地位,但代議政治究竟在為誰服務,已全然看不到目標;藍綠“立委”競相扮演王、柯的馬前卒,卻無人願為“杜絕關説”的防滲補漏發一語。

  關説案引發9月政爭演變至此,可以看到臺灣民主急劇墮落的拋物線;許多人士都對此嗤之以鼻,難道政治人物未曾聽聞?人們關切的,不是政治上誰贏誰輸的問題,或者是現實上誰得利、誰遭殃;而是臺灣社會的共同價值有沒有受到尊重、人民信仰的是非有沒有受到維護、而民主法制卻遭到朝野集體擺爛的問題。從這點看,馬英九被丟鞋、黃世銘遭追殺都只是其次;重要的是,社會付出了慘重代價,卻未尋回任何正面價值,政治關説的體制破漏依然存在,甚至愈發大門洞開。9月政爭,其實是人民慘輸、民主重挫的一役。

  社論説,在這場墮落遊戲中,我們之所以要特別強調“政黨政治”的變質,主要是民主政治中的制衡杠桿不見了;其中,民進黨投機搖擺到不顧觀瞻的地步,令人難以理解。從源頭檢視,黃世銘和特偵組偵辦此案固存在若干程式瑕疵,馬英九“殺王”的撒手锏也用錯了力道;但朝野“立委”活生生將整起關説導向“特偵組濫權”、“黃世銘泄密”、“馬英九借刀殺人”,不僅顛倒是非,也難符社會大眾的認知。許多藍軍“立委”倒向王金平,這是他們一貫愛和稀泥所致;但綠營“立委”一起跳進泥潭,大剌剌同意關説有理,並使盡全力為柯建銘護航,連基本的顏面都不顧了。

  諷刺的是,社會各界一直期待朝野能捐棄成見,攜手合作,共同為臺灣向前奮進而努力;誰料,朝野“立委”主動攜手合作,竟只是為包庇彼此的關説劣行。更讓人掩鼻的是,“立法院”紀律委員會日前審理柯建銘的自請調查案,在藍軍集體缺席的配合下,民進黨全體紀委合作無間地完成了幫柯建銘“護駕”的任務,正式宣告“關説無罪”,還主張柯建銘在電話中“只是訴苦”、沒有關説。當正義被操弄得如此廉價,當政黨合作把貞操獻給了關説,臺灣的民主還有什麼光榮可言?

  朝野“立委”最大的“共識”,竟只能在王金平和柯建銘的關説案找到交集,如此詭異的政黨政治,要説兩黨有什麼信念或理想,其誰能信?臺灣“檢察總長”被“立委”羞辱得狼狽不堪,關説的王金平和柯建銘卻被朝野拱為民粹奇葩,要民眾會相信這是民主理念的展現或臺灣“法治”的進步,其誰能信?

  黃世銘當初認為“立法院”可以通過“自律’處理王、柯關説案,今天看來,證明是妄想。不僅如此,當初輿論期待“立法院”負起後續的補漏工程,在《立法委員行為法》中增訂“關説司法”的罰則,如今也仍是一場空。這樣的“立法院”,恐怕才是砸鞋大隊應該關注的對象吧。否則,請朝野“立委”拿出具體作為,務必把“關説無罪”的法制漏洞補起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