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觀眾在北京臺灣會館觀看畫展。王平攝
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週年座談會暨圖片展今天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展出60余幅珍貴歷史圖片、歷史文物原件及視頻資料。
中美英三國首腦發表于1943年12月1日的《開羅宣言》是近代以來第一份明確臺灣是中國領土,日本侵佔臺灣屬非法且必須歸還中國的國際法文件。
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梁國揚在座談會上發言説,70年來,《開羅宣言》的法律性質與效力為世界各國包括西方主要國家所確認。1945年7月26日發表的《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書》昭告世界“承擔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由此可見,《開羅宣言》為日本所接受,成為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梁國揚説,臺灣從被日本強佔到回歸祖國的歷史,見證了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鐵的事實。島內“臺獨”勢力特別是極少數政治人物,竭力鼓吹否定《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以期去除“臺灣獨立”的國際法障礙,純屬徒勞。
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教授李理認為,《開羅宣言》還是釣魚島主權歸屬的最好法律證明。根據《開羅宣言》,日本于1895年甲午戰爭末期非法竊取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理應無條件歸還中國。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臺中心副主任郭擁軍認為,今後兩岸可以共同紀念《開羅宣言》,並且在史料整理、史書編纂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座談會由全國臺聯、北京市臺聯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共同主辦。圖片展分為“日本侵佔臺灣與中國的反抗”、“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臺灣光復”和“珍貴影像”四個部分,全面反映了《開羅宣言》發表前後,臺灣被強佔、臺灣同胞英勇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到回歸祖國的全過程。展覽將持續至本月8日。
臺灣的歷史研究者、老照片收藏者徐宗懋提供了取自美國國家檔案館的部分珍貴影像素材。他在座談會上表示,希望今後中國近代史使用的影像資料能夠全面升級,在世界範圍裏尋找原版的素材、更加清晰的畫面和更多的細節,加強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抗戰史的研究。
本報臺北12月1日電(記者吳亞明、任成琦)今天,臺灣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等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週年。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齣席會議時表示,《開羅宣言》是第一份確認臺灣必須在戰後歸還中國的重要國際法律文件,意義重大。
馬英九説,八年抗戰是中國近代史最重要一段歷史,抗戰勝利又是一件光榮大事,開羅會議對抗戰勝利影響甚巨。會議討論戰時情勢外也討論戰後佈局。《開羅宣言》對中國來説最重要的就是收復失土,奠定臺灣重回中國版圖的基礎。
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來自兩岸三地和海外,包括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外孫女舒梅絲女士在內。
臺灣立夫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林穎曾女士幾天前出席了中國史學會等舉辦的《開羅宣言》70年研討會,剛從北京回到臺北。她表示,在《開羅宣言》發表70週年之際,兩岸以不同形式進行紀念和研討,很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她説,《開羅宣言》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國際文件。《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這成為日本投降,中國收復臺灣、澎湖等失土的國際法依據。在歷史事實面前,所謂“臺灣地位未定”實在不值一駁。
當日,《開羅宣言》70週年紀念特展在臺北開幕,一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件檔案與民眾見面。
一段時間以來,《開羅宣言》70週年成為島內熱議話題。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和兩岸統合學會舉辦“《開羅宣言》70週年圓桌論壇”,《中國時報》舉行座談會,請來專家學者探討《開羅宣言》對中華民族的意義、其法律效力及對戰後國際秩序形成的影響。與會人士希望兩岸共同深化對開羅會議、《開羅宣言》的研究。(記者 王平)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