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德銘訪台是兩岸兩會交流盛事

2013年11月27日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應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之邀,海協會會長陳德銘26日率海協會經貿交流團搭機抵臺,展開8天7夜、聚焦經貿交流的“參觀、考察、學習”之旅。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有助於加強兩會業務溝通,落實兩會高層互訪的制度化往來框架。

  評論摘編如下:

  俗話説“好事多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昨天率團抵臺,終於踏上了闊別10多年的寶島。這是兩岸兩會交流的一件盛事,有助於加強兩會業務溝通,落實兩會高層互訪的制度化往來框架。

  陳德銘于1998年擔任蘇州市長時曾率蘇州昆劇團訪台,並參觀高雄港。這次是他今年4月接任海協會會長後首度赴臺。其實,關於陳德銘訪台的消息早就傳遍兩岸,只是具體時間未定,遲遲未能成行。不過,他此行恰逢中共召開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在臺灣業界聚焦大陸改革新動向之際,更能引起島內輿論關注。這次訪問團陣容龐大,包括金融界、工商界人士以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官員,突顯了陳德銘訪台的主要任務是為兩岸産業搭橋,擴大兩岸經濟合作。

  陳德銘訪台前表示,這半年來較少公開露面,都埋首在做“家庭作業”:閱讀四份臺灣報紙、觀看三家臺灣電視臺,也看了臺灣的小説,但對臺灣的認識還不太夠。陳德銘其實過謙了。他當年在蘇州市長、商務部長任內,就與臺灣頗有淵源,被譽為“知臺派”,尤其對臺灣的企業家非常熟悉,因而對兩岸産業合作具有前瞻性的見解。他看好臺灣電子業和數控産業的拼勁、創新能力和全球眼光,並呼籲兩岸企業以“聯合股份制”或“組建新公司”形式展開闔作。

  然而,光有美好的構想還不足以實現兩岸産業合作的願望。所以,陳德銘此次訪台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實地參觀臺灣的企業、産業,考察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發展情況,探索兩岸經濟合作新模式。他昨天中午抵臺,下午即馬不停蹄地參訪桃園航空城及臺北港。雖然整個訪問行程有八天,但從南到北,一共要訪問9個縣市,行程相當繁重。

  經濟合作始終是兩岸關係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如何提升兩岸經合層次、共同打造中華民族品牌,是近年兩岸業界都很關心的議題。兩岸還為此成立了“紫金山峰會”,共商大計。陳德銘曾給自己訂下目標:今後幾年,要推動兩岸企業家戰略合作,開闢新的合作項目,讓兩岸産業合作升級、提高産業水準。

  中共第18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這對於有意拓展大陸業務的臺商而言,當然是不能錯過的好機會。而且島內也在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關於兩岸“自經區”對接與合作的議題也成為兩岸業界關注的焦點。看來,陳德銘率經貿團訪台相當適時,為島內業界帶來關於大陸最新改革動向以及兩岸未來經合模式的新訊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