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人士為角逐臺北市長爭破頭

2013年10月21日 09: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香港《大公報》消息,繼“立委”許添財、律師顧立雄、醫生柯文哲表態參選後,呂秀蓮也將於週六宣佈參選。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有意角逐臺北市長寶座者已經爭破頭。不管勝選機率高低與否,只要能代表黨出戰,就已經能達成提高曝光率、增加政治能量的目的。

  評論摘編如下:

  現離臺北市長選舉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民進黨有意角逐臺北市長寶座者已經爭破頭。繼“立委”許添財、律師顧立雄、醫生柯文哲表態參選後,呂秀蓮也將於週六宣佈參選。自2008年5月呂秀蓮卸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後,可謂退而不休:除了追查讓她一直耿耿於懷的“319槍擊案”,也積極投身“反核”運動,不過,她始終牽掛的當然還是政治。2011年2月她曾宣佈參加黨內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初選,只是一個月後又突然退選,理由是日本“311”地震讓她覺得“萬事莫如安全急”,選舉也變得無足輕重,現階段希望與環保人士開展“拯救地球、保安臺灣”的運動。由此可見,呂秀蓮行事無常,其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讓人捉摸不透。所以,她倘若宣佈參選明年臺北市長,並不令人意外。

  臺北市傳統上是國民黨的地盤,除了1994年泛藍內訌,國民黨候選人黃大洲和新黨候選人趙少康“鷸蚌相爭”,讓民進黨對手陳水扁“漁翁得利”之外,臺北市長都是國民黨的囊中物。即便施政滿意度達7成的陳水扁在1998年也敗在“初出茅廬”的馬英九手上。2006年泛藍再次失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重出江湖”,讓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以為會成為“第二個陳水扁”,但泛藍選民嘗過1994年的苦果後已懂得自動棄保,國民黨候選人郝龍斌最終當選臺北市長。

  也許有人不解,既然民進黨人當選臺北市長的機率微乎其微,為何還有一堆人爭先恐後地宣佈參選?其實,不管勝選機率高低與否,只要能代表黨出戰,就已經能達成提高曝光率、增加政治能量的目的。尤其在臺北市長選舉中,民進黨人如果能當選,打破國民黨“壟斷”的局面,固然是為民進黨爭光,自己的政治行情即漲百倍;倘若敗選,也是雖敗猶榮,因為臺北畢竟是國民黨地盤,打不贏也很正常。

  早在數月前,呂秀蓮就説“陳水扁希望她參選臺北市長”。8月民進黨基層流傳一份傳單,明白主張“敦請呂秀蓮帶領民進黨迎戰2014台北市長”,還羅列了呂秀蓮參選臺北市長三大理由,並把矛頭對準民間聲望極高、但非民進黨員的臺大醫師柯文哲,要求黨中央“民進黨要有自己的候選人”。可見,呂秀蓮參選臺北市長早有端倪。

  然而,國民黨方面只要確定由連戰兒子連勝文出戰臺北市,呂秀蓮、許添財、顧立雄、柯文哲都不是連勝文的對手。但這不代表民進黨“軍中無人”。根據民調,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和現任主席蘇貞昌都是可與連勝文較量的人選。但眾所週知,蔡蘇二人志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又怎願困在地方選舉呢?所以民進黨才會出現勝算高者不願選、勝算低者爭破頭的怪現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