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在涉外事務中應避免不必要內耗

2013年09月26日 14:3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在此間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楊毅就當前兩岸熱點及記者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臺參與國際組織,可通過協商安排

  有記者提出,日前出爐的中國國民黨第19次全代會政策綱領草案中提到:“禁止兩岸‘外交’惡鬥,促進兩岸共同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楊毅對此回應説,我們歷來主張兩岸在涉外事務中應當避免不必要的內耗,以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至於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就臺灣時隔42年後重返國際民航組織一事,楊毅表示,中華臺北民航局以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主席客人的身份,列席第38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這種安排體現了大陸方面對臺灣同胞的關心,也展現了我們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的誠意和努力。

  就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將以顧問身份出席10月初在印尼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並有望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見面,有記者提出這是否大陸釋出的善意?

  楊毅就此回答説,我們過去多次講過,臺灣方面人士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問題,都要按照APEC相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和慣例來處理。

  希望兩岸服貿協議早日生效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自今年6月簽署以來,該協議在臺灣“立法院”審議進展非常緩慢,日前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希望臺灣方面能夠儘快完成服務貿易協議內部審議程式。有記者就此詢問國臺辦對此事的評價和看法。

  楊毅回答説,就像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所認識到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好協議,它有利於加強兩岸服務業的合作,提升兩岸服務業的水準,有利於臺灣經濟的發展。我們希望,臺灣方面儘快完成相關的審議程式,使協議能夠早日生效,造福兩岸同胞。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有關上海自由貿易區將正式掛牌運營問題時,楊毅表示,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大陸方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又一個重要舉措。近期大陸主管部門將正式公佈自貿區的具體政策措施。我們支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包括平潭綜合實驗區和臺灣地區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開展交流合作。

  10月份舉辦多場涉臺活動

  楊毅在記者會上還透露,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將於10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舉行(報道見另文),經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協商,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將於10月26日至27日在廣西南寧舉行。

  他説,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擴大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論壇將圍繞推進兩岸經濟科技合作、加強兩岸文化産業合作、深化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等3項議題進行研討,以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大業。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屆時將率團出席。國共兩黨及其他臺灣黨派人士、兩岸有關部門、經濟科技界、文化産業界、教育界代表人士將出席論壇。

  楊毅還説,由國務院臺辦、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福建省政府主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將於10月25日至28日在廈門舉行。目前,報名參展的臺灣展位已超過1100個。

  在回答將於10月1日實施的《旅遊法》對兩岸遊客和業者有什麼影響和意義時,楊毅説,兩岸業界目前的反應是正面的,用他們的説法是“短空長多”。短期看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旅遊法》的實施,將有利於為業者營造一個有利的經營環境,有利於提升兩岸旅遊交流的品質,有利於維護和確保旅客的權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