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淞山:民進黨罩門解套契機

2013年08月30日 10: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28日刊載陳淞山的評論文章分析民進黨罩門的解套契機。文章指出,為何民進黨不願意積極努力尋求解套的方法?必須從民進黨的權力結構與派系問題的政治脈絡去找出真正的答案,才能讓外界清楚掌握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轉型問題的關鍵。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舉辦“8年執政研討會”,馬英九的重要智囊、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在兩岸政策議題會中表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對執政沒有準備,也沒有戰略目標”,而“獨派”大佬辜寬敏也在會中與談時指出,民進黨表現最差的就是兩岸政策,陳水扁在兩岸政策從頭到尾不一貫。

  顯然,兩位重量級的朝野大佬,都認為民進黨8年執政的政績,還是以兩岸政策的表現最難看,不僅政策不連貫,也沒有真正處理好兩岸關係的發展。

  時空轉移,如今馬當局主政5年多以來,外界一般都認為馬英九最好的施政是兩岸關係的發展。顯然,民進黨是敗在兩岸政治罩門的“最後一哩路”,此政治難題若不加以破解,民進黨也很難贏得臺灣過半數選票的支援進而重返執政。

  既然如此,為什麼民進黨不願意積極努力為其兩岸政治罩門尋求解套的方法與對策呢?是其黨內“基本教義派”仍然有力掣肘大陸政策的務實轉型與開放嗎?或者是民進黨的領導高層與主流政治精英不願面對自身的政治弱點去解決問題呢?恐怕還是必須從民進黨的權力結構與派系問題的政治脈絡去找出真正的答案,才能讓外界清楚掌握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轉型問題的關鍵。

  民進黨的權力結構目前是蘇貞昌與蔡英文“雙太陽”的政治競爭關係,他們的政治目標是2016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因此,在時機、條件都尚未成熟之際,他們都不願意太早端出新的兩岸政策構想與主張,除非他們其中有人提早“出牌”,所以,在蘇、蔡平衡的政治結構與關係當中,他們似乎都在觀望對方的政治動靜再伺機出招。

  謝長廷的二次登陸,促成了“新潮流係”兩位政治領袖賴清德與陳菊的訪港與登陸城市交流,這原本就是民進黨內兩大派系的兩岸事務主導權之爭,因為蘇、蔡的按兵不動,所以,謝長廷與“新潮流係”當然便趁機在兩岸路線發展的政治軌跡上較勁,積極發展兩岸交流的“政治旋律”。

  顯然,他們都相當清楚,民進黨內誰能取得兩岸事務的發言權與主導權,誰就是2016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政治操盤手”,誰就是蘇、蔡任何一人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拉攏”的政治結盟對象。

  因此,可以預期的是,民進黨的準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蘇貞昌及蔡英文可能為了其“政治前哨戰”黨主席選舉提早出招,在明年1月的“中國事務委員會”推出新的“決議文”,目前還很難預料,但卻是民進黨兩岸政治罩門可能解套的機會,而謝長廷與“新潮流係”為了黨內兩岸事務主導權之爭,也勢必不能放過這次民進黨兩岸路線轉型之爭的政治契機,可能會適時端出新的“決議文”提案,對兩岸政策的定位採取新的觀點為蘇或蔡鋪陳掠陣。

  這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歷史機遇,也是蘇、蔡“決戰黨主席、前進臺灣地區領導人寶座”的關鍵戰役,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新定位即將呼之欲出,能否解開兩岸罩門的“死結”?就看謝長廷與“新潮流係”最後的政治較勁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