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同意“馬蘇辯” 蘇貞昌有何盤算

2013年08月30日 09: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下月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將公開辯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蘇係”之前對辯論頗為抗拒,但隔天就“變臉”。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蘇貞昌答應辯論,應是經過評估,認為不無勝算,而決定放手一搏。其中最重要的考慮是想借“馬蘇辯”增加蘇貞昌的媒體曝光度和社會關注度,把蔡英文及其“國是會議”的構想打入冷宮。

  評論摘編如下:

  10年前,時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呂秀蓮就曾預言,蘇貞昌是未來民進黨內唯一能挑戰馬英九的人。10年後,這個預示就要“應驗”了:下月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將公開辯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蘇貞昌屈居謝長廷副手,2012年在黨內初選中又敗在蔡英文的石榴裙下,而失去兩次與馬英九正面對決的機會,如今電視辯論會雖無關選舉,但也是臺灣社會關注的焦點,如果在論戰中佔上風,既可解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憾,又可向黨內勁敵蔡英文“耀武揚威”。正是多了這些政治算計和個人恩怨,使蘇貞昌在面對服協辯論時,比馬英九多了幾層壓力。馬英九如果在辯論中表現出色,固然能提高聲望,但已無選舉壓力,3年後鐵定卸任。然而,對志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蘇貞昌來説,辯論表現好壞與否,攸關其政治前途。因此,下月的辯論會可視為蘇貞昌選舉的熱身賽。

  據島內民調顯示,超過6成民眾支援藍綠黨魁辯論服貿協議。當主流民意向藍綠陣營發出“戰書”後,馬英九和蘇貞昌都不可能拒戰。其實,辯論正中國民黨下懷。這兩個月來,泛綠陣營不斷污衊和抹黑服協內容,誤導和恐嚇基層民眾。馬英九早前痛批關於服協的爭議已變成“造謠”與“辟謠”之戰,電視辯論正好為國民黨當局提供了撥亂反正的平臺。反觀民進黨拋出的反對服協的理由都是子虛烏有、憑空捏造的,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難免錯漏百齣。這也是至今民進黨內對蘇貞昌應否參加辯論仍莫衷一是的原因。

  不少人以3年前馬英九和蔡英文辯論兩岸經濟合作框架為例,預料馬英九這次是勝券在握。然而,蘇貞昌不同蔡英文。雖然國民黨在事實根據上佔優勢,但辯論還要配合口才技巧和臨場應變。蘇貞昌在這兩方面的經驗比蔡英文豐富。1971年蘇貞昌從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從事律師工作,1979年底在“美麗島事件”爆發後,擔任其中一名當事人姚嘉文的辯護律師,並開始走上從政之路,還因辯才好而獲得“黨外名嘴”的稱號。後來蘇貞昌當選臺北縣長(現改名為新北市),還當過“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演講、辯論可謂家常便飯。

  “蘇係”之前對辯論頗為抗拒,但隔天就“變臉”,答應辯論,應是經過評估,認為不無勝算,而決定放手一搏。其中最重要的考慮是想借“馬蘇辯”增加蘇貞昌的媒體曝光度和社會關注度,把蔡英文及其“國是會議”的構想打入冷宮。蘇貞昌若在辯論中獲好評,必能打擊蔡營士氣;即使蘇貞昌在論戰中表現不佳,“蘇係”仍可引當年“馬蔡辯”中蔡英文敗給馬英九的例子為蘇貞昌辯護。如此一來,蘇貞昌在辯論中不論表現好壞,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