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馬蘇辯論有助打破服貿協議僵局

2013年08月29日 09: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近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短短幾天內就敲定辯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下文簡稱服協)一事,讓外界頗為詫異。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馬英九和蘇貞昌將要舉行電視辯論,以二人的知名度,加上電視巨大的宣傳效應,將更能起到辟謠的效用。倘若經過辯論後,支援服協者多於反對者,而民進黨卻一意孤行,必會受到主流民意的譴責。

  評論摘編如下:

  在臺灣,由於藍綠惡鬥,國、民兩黨黨魁近年從未舉行過會晤。但最近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短短幾天內就敲定辯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一事,讓外界頗為詫異。有民調顯示,島內63%的民眾希望藍綠陣營公開辯論服協,倘若藍綠其中一方拒絕辯論,不僅要背上“對抗民意”的罪名,更會被嘲笑“怯戰”。所以,馬英九方面在主辦單位提出正式邀請前,就已表明願與蘇貞昌“對決”。而蘇貞昌方面言辭矛盾、態度猶豫,可謂“未辯先失分”。

  馬蘇二人從未舉行過公開會面,如今一見即要“唇槍舌戰”,精彩程度不亞於3年前的“雙英ECFA之辯”,必會吸引各界注意。這有助於讓島內更多民眾了解兩岸服貿協議的內容以及對臺灣經濟的促進作用,解開兩岸服貿協議在島內的僵局。其實,島內基層對服貿協議的疑慮,並不是因為協議本身有問題,主要是民進黨、臺聯黨製造和散播錯誤訊息,誤導民眾和業界。而謊話和謠言是經不起推敲和檢驗的,當正確的資訊出現後,臺灣民眾也就能分清是非黑白。馬英九和多位官員最近兩個月來亦常常跳上火線,頻頻舉行記者會,下鄉與業界代表、基層民眾面對面交換意見,解釋服貿協議對臺灣經濟的種種好處。經過一番撥亂反正的澄清和消毒,島內坊間也逐漸消除對服貿協議的誤解,社會上理性、健康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馬英九和蘇貞昌將要舉行電視辯論,以二人的知名度,加上電視巨大的宣傳效應,將更能起到辟謠的效用。2010年4月在兩岸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前,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以ECFA為議題進行電視辯論。之前民進黨四處散播污衊ECFA的謠言,但經過“雙英辯論”,馬英九一一澄清各種不實訊息後,支援兩岸簽署ECFA的民眾從41%增至48%,而反對者的比例也從38%下降至30%,不少原本處於觀望立場的民眾也加入到支援ECFA的行列中。而這也是馬英九爽快答允、蘇貞昌扭扭捏捏的原因。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揚言,辯論是一個“戰場”,“立法院”又是一個“戰場”,服協在下會期也不會通過審查。此番言論似乎是要為蘇貞昌可能步上蔡英文“ECFA之辯”的後塵打“預防針”,言下之意即,就算蘇貞昌在論戰中“敗下陣來”,民進黨也要繼續杯葛服協。然而,倘若經過辯論後,支援服協者多於反對者,而民進黨卻一意孤行,必會受到主流民意的譴責。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