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在精神上仍被日本殖民統“治”?

2013年07月24日 14: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臺灣社會為歷史教科書因使用“日治”或“日據”字眼而引發爭議。美國《世界日報》24日發表署名濱楠的文章指出,在綠營執政時期,臺灣的歷史教科書被大幅竄改,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被刻意美化。文章質疑道,在“綠雲滿布”的今天,臺灣是否在精神思想上仍然被日本殖民者統“治”著呢?

  全文摘編如下:

  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只佔臺灣人口5%的日本人卻佔有臺灣大學學生人數的95%。臺灣民眾不被充許學習法律和政治。1000所小學裏,臺灣人做校長的只有6所,200多個鄉鎮長中只有3個是臺灣人。大量的天然和人力資源被日本掠奪,20余萬台灣壯丁被送到南洋去打仗,戰死的有3萬餘人。被李登輝讚為“精神導師”、日本在臺灣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承認,在他任內曾誅殺1萬2000名臺灣人。今天臺灣人民可被選為當局領導人、市長、縣長和“立法委員”,可被任命為“行政院長”、“部長”和校長。

  然而李登輝仍然鼓吹日本、臺灣生命共同體,呂秀蓮在日本公開感謝《馬關條約》“解救”了臺灣,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主張將“光復節”改為“國恥日”。陳水扁在他執政期間,雖然為了顏面沒有採納林的建議,但今天“光復節”已不像“二二八紀念日”一樣是“法定假日”,而名存實亡了。 

  在民進黨陳水扁當政期間歷史教科書被大幅竄改,南京大屠殺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歌功頌德;在初中教科書中,讚揚日本殖民統治的有9頁之多,而記述臺灣人反抗日本淩虐的只有14行字。 他們把“兩岸關係”等5000個名詞全面“去中國化”。視孫中山為外國人,並將“中國史”歸類為“外國史”,把“武昌起義”按日本人説法改成“武昌起事”,為了把日本當年從衰敗的清王朝手中奪據臺灣説成是名正言順,也把“日據”改為“日治”。 

  幾年前當世界人民紀念“全球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時,臺灣當局卻沒有舉行任何紀念活動。 而近日當3個有良知的出版社編寫高中歷史教科書時,因稱“日據”而非“日治”,遭到臺灣“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不準出版的裁定。 

  在“綠雲滿布”的今天,臺灣是否在精神思想上仍然被日本殖民者統“治”著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扶海濤]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