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謝長廷打開民進黨與大陸交流一道窗

2013年07月03日 13: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日發表評論文章分析指出,謝長廷率領臺灣維新基金會與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在香港合辦研討會,雖稱不上民共正式黨際交流,但已打開民共系統性對話的第一道窗口,為民進黨在兩岸交流創造更多迴旋空間。 

  評論説,民進黨在兩岸事務上長期被邊緣化,甚至成為重新“執政”的重大障礙,嚴重後遺症,無須再贅言。謝長廷以個人與“謝係”之力,邀請學者專家、中央及地方民代及企業界人士等30多位浩浩蕩蕩赴香港參加研討會。雖是紅綠智庫交流,但實質遠超過智庫交流意義。 

  評論還説,這一次,謝長廷陣營記取教訓,行前定調“平衡交流”,回避去年登陸時拋出“憲法各表”爭議;然而,在香港探討兩岸差異,實質就是討論激辯“憲法各表”,據側面了解是激蕩不已。這樣的討論,可謂紅綠非正式政治對話。 

  評論指出,問題的癥結在於,謝長廷不能代表民進黨,“憲法各表”也不是民進黨主張。然而,當謝長廷跨出民共交往的第一步,後方的綠營“基本教義派”卻深以為憂,“獨派”與部分新潮流人士輪番圍攻。“獨派”大佬姚嘉文甚至嚴詞表示,謝長廷若退黨他會放鞭炮。綠營內部對謝長廷的説法蠢蠢欲動,伺機而動討伐。 

  評論認為,比較值得觀察的是,民進黨中央對謝會晤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訪港的説法,四平八穩,既未批判謝,反而強調要自信積極面對大陸。黨中央的調子至少為謝在兩岸服貿協議不夠精準的發言做了某種程度的解套。大有黨內同志不要自亂陣腳,自己點燃內部戰火的意味。 

  評論最後説,再從綠營精英的反應來看,對謝長廷組織紅綠智庫交流,多數採取較為正面看法。民進黨與共産黨的交往在謝長廷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過程中,也一小步、一小步為民進黨開拓更多兩岸參與空間。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