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華山論劍”難越“臺獨”陰谷

2013年06月05日 10: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計劃在年內舉辦9場“華山論劍”,進行兩岸政策路線的大辯論。臺灣《中華日報》6月5日發表社論指出,“華山論劍”應該有人挺身而出,主張“臺獨”從民進黨黨綱中廢除。如果聽不到這種聲音,如此“論劍”徒增口舌罷了。同時也意味民進黨是個色厲內荏的政治團體,只圖眼前小利,不敢從陰暗的“臺獨”幽谷中走出來。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正籌辦“華山論劍”,預計有9場辯論會,主題是“民進黨的中國議題”。大陸之所以會成為民進黨要面對要討論的“議題”,不是民進黨多麼關心大陸,而是民進黨長期來賴以對抗大陸的“臺獨”,神案上香火昏暗,民進黨又要與大陸交往,大陸則反對“臺獨”,致使民進黨發展受到阻礙。 

  那麼,“華山論劍”劍鋒只指向大陸嗎?若是,不啻狗吠火車。民進黨如果真已覺悟在兩岸關係中被邊緣化,檢討大陸,不如檢討自己,核心的問題便是:既然“臺獨”沒有市場,為何還要抱著“臺獨”不放? 

  姚人多(臺灣“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發表“臺獨無市場論”後,居“臺獨”“教父”級地位者立即反駁,謂“臺獨不是市場,而是責任”,這項説法,等於為民進黨指出兩條路線:其一、“臺獨”是“責任”、“理念”,不在乎曲高和寡;其二、“臺獨”市況顯已不足使民進黨再度執政,那麼放棄“臺獨”就成為必要。 

  “華山論劍”之外,民進黨另有人提出“中國政策大辯論”,無非是形勢逼使民進黨必須就上述兩條路線擇其一,亦即民進黨繼續堅守“臺獨”主張,還是走出“臺獨”泥淖,奔向政治原野?綠營過去曾採用“模糊手段”,如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但臺灣人民的政治素養已提高許多,這招式效用有限。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主張的“臺灣共識”説法含糊,結果在兩岸政策上敗下陣來。 

  贏得執政是民進黨的最大願望,故而民進黨對“臺獨”的態度就不能搖擺,鮮明的例子擺在眼前,獄中的陳水扁操控“一邊一國連線”,在黨內已成為一股勢力,民進黨不敢和陳水扁切割,還姑息這股勢力,最近甚至要讓陳水扁重新入黨。這個狀況不是在為形如死灰的“臺獨”加柴添火嗎?不是綁著民進黨不許離開“臺獨”嗎?

  “華山論劍”何不以陳水扁執政8年以及“一邊一國”為辯論題目?大鳴大放,各抒己見。倘若無此格局和膽識,只批評大陸,自己仍陷溺在爛泥塘裏,如此“論劍”徒增口舌罷了。 

  臺灣政治學者胡佛曾説:“認同與憲政問題的內部矛盾不解決,民進黨對外的形象就模糊。”道破民進黨長期來的困境。民進黨自1991年制定“臺獨黨綱”以來,歷經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與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核心思想便是“臺獨”。 

  “華山論劍”集合了民進黨菁英,便應該有人挺身而出,主張“臺獨”從黨綱中廢除。這個主張或許得不到多數與會者的支援,但“華山論劍”如果聽不到這種聲音,便意味民進黨是個色厲內荏的政治團體,各懷鬼胎,只圖眼前小利,不敢從陰暗的“臺獨”幽谷中走出來。 民進黨想成為“全民政黨”,一個健全的政治心臟是必須具備的,而“臺獨”獨不起來正是這個黨綿篤的“心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扶海濤]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