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與誰“華山論劍”?

2013年05月31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內近期興起一股大陸熱,“中國事務部”並計劃在今年內舉辦9場“華山論劍”,從政治、經濟、社會與安全等面向進行兩岸政策路線的大辯論。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華山論劍”到底是要與誰論劍?又要説與誰聽?如果民進黨連內部對話都不可能,連説服“獨派”都不可能,又如何奢談説服黨外或一般民眾?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內近期興起一股大陸熱,“中國事務部”並計劃在今年內舉辦9場“華山論劍”,從政治、經濟、社會與安全等面向進行兩岸政策路線的大辯論。然而,由黨內中生代大張旗鼓提出的“臺海人權決議文”,在“全代會”卻毫無討論機會,隨即由主席裁示移交“中執會”“研議”,讓人大失所望。 

  不僅如此,蘇貞昌日昨受訪時更強調,他的立場就是“臺灣前途決議文”;此一説法,仿佛已將“臺海人權決議文”打入冷宮。這不免讓人懷疑,在“蘇蔡情結”乃至黨內路線鬥爭下,青壯代開拓兩岸新論述的努力恐將無疾而終。 

  如果真的能有9場“華山論劍”,這將是繼1998年因應許信良提出的大膽西進路線,2006年遊錫堃提出檢討“有效開放,積極管理”之後,民進黨內的第3次大陸政策大辯論。不同的是,以往的辯論都是由黨內大佬主動建議,而這次則由民進黨內的青壯派提出;而不變的是,這些兩岸路線之爭最後都會在“獨派”的魔手下香消玉殞,這次恐怕也不例外。 

  1998年的大陸政策大辯論後,由民進黨四大派閥共同達成“強本西進”的決議,隨即被“獨派”提出的“臺灣前途決議文”所取代;2006年的大陸政策大辯論,更連正式辯論都還沒有開始,便因陳水扁強行提出“廢除國統綱領,邁向正常國家”而變調。 

  而這次民進黨青壯代所提的“臺海人權決議文”、“建請舉辦中國政策辯論會”兩提案,在“全代會”上被一片恭請“迎扁回黨”的呼聲所掩蓋,根本無緣亮相。而蘇貞昌一面聲稱“不回頭搞獨立”,卻又回頭拾起“臺灣前途決議文”的變異“臺獨”路線;這只是顯示蘇貞昌明知“臺獨”搞不下去了,卻仍未找到可行的出口,因為“臺灣前途決議文”,當然不是出口。

  進一步問:民進黨真有大陸熱嗎?事實上,只要遇到執政的國民黨民意低迷,民進黨的大陸熱就會油然而生;這也和選舉時程的遠近成正比,只要選舉一到,熱度就會驟然上升。 

  然而,華山論劍並不只是紙上談兵,還要真正比武,民進黨真的準備好了嗎?長期以來,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存在兩大罩門:“臺獨黨綱”與否定“九二共識”,像鬼魅般糾纏著民進黨。它們過去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如今則是民進黨故步自封的招牌,兩大問題皆有如民進黨腳上的黏著劑,讓它在兩岸政策上寸步難行。 

  這次民進黨青壯派宣稱將邀“九二共識”的創始人蘇起,共同辯論“九二共識”,至少顯示中生代比起黨內大佬更願意面對現實,打開意識形態的硬殼。不過,令人訝異的是,青壯派雖願意進行政策辯論,但他們卻仍不認為兩岸政策是民進黨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敗選的主因。若連這點都不承認,又如何進行誠實的反省與路線的檢討呢?讓人擔心的是,這些青壯派與派系大佬其實並無根本的差異,他們只是更精於政治謀略與算計,或對自己的前途有更大焦慮感,而不是真正願意正視臺灣的未來及兩岸關係的可能性。 

  同樣讓人啞然的是,民進黨提出的“華山論劍”辯論主題竟是:“‘臺灣獨立’和‘一中各表’,誰有市場”,“兩岸互動依據應為‘九二共識’,或是‘憲法共識’”。“臺獨”有沒有市場,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了,綠營青壯派竟還把已逾賞味期限的臺獨拿來當成辯論主題,真不知今夕何夕?而謝長廷的“憲法共識”在黨內根本未引起共鳴,又如何拿來和“九二共識”相提並論? 

  請問:“華山論劍”到底是要與誰論劍?又要説與誰聽?如果民進黨連內部對話都不可能,連説服“獨派”都不可能,又如何奢談説服黨外或一般民眾?看來,民進黨青壯派求變的意圖,在“臺獨”魔咒的陰影下,恐怕只能徒呼負負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