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為何畏懼討論新議題?

2013年05月28日 11: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日前舉行“全代會”,通過公職候選人黨內初選維持“全民調”之決議,陳水扁重新入黨議題也頗受關注,黨內中壯世代推動的“臺海人權決議文”的重要提案卻無任何結果。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直言,只是這樣的結果,會讓民眾對民進黨有所期待嗎?臺灣民眾對於新議題的討論都畏懼之政黨,又要有何新的期待?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全代會”日前以懸殊比數,通過公職候選人黨內初選維持“全民調”之決議。由於現任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是恢復黨員投票的支援者,前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贊成維持現行的“全民調製”,民進黨“全代會”的決議,無異是讓蔡英文在其與蘇之間的競爭又暫居上風,也難怪蔡英文在提前離席時會笑稱:離開會讓蘇主席自在些。只是這樣的結果,會讓民眾對民進黨有所期待嗎? 

  此次民進黨“全代會”關於初選制度的決議,之所以引起外界廣泛關注,一方面是在決定初選制度前,爆發了黑道入黨及長久以來就有之人頭黨員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為此決議,很大程度決定了2016年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的制度。就一般而言,若採“全民調”有利於蔡英文在初選中勝出,採計一定比例的黨員投票對蘇貞昌比較有利。“全代會”的決議,如同預告了2016年民進黨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為誰。 

  “全民調”固然可以避免黑道入黨、人頭黨員影響初選的問題,但是更關鍵的問題是,為何2012年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的兩位候選人,要在2016年重新再對陣一次呢?難道民進黨沒有其他更適合的候選人了嗎?偌大的一個政黨,若是連候選人都不能推陳出新,臺灣民眾又如何能對該黨有新的期待呢? 

  尤其是蘇貞昌,在2008年的初選中敗給了前“行政院長”謝長廷,2012年在初選中敗給了蔡英文,2016年蘇貞昌與蔡英文的初選對決有可能再演一次。黨內初選採較不利於蘇貞昌的全民調製,形同預告2016年蘇貞昌在與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的二度對決將再次落敗的可能性高。一位候選人連續3屆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且都落敗,難道不擔心外界認為民進黨後繼無人了嗎? 

  此次“全代會”除了討論初選提名制度外,另外值得關注的議題是陳水扁重新入黨。民進黨“立委”陳唐山在會前表示要在“全代會”提案,建議恢復陳水扁黨籍,儘管“全代會”決議最後以陳水扁是“主動退黨”,不是“除名”,所以只要經由地方黨部受理申請即可,無需經由“全代會”決議的方式來解套,但是提議要讓涉貪定讞的陳水扁重新入黨,就會讓民眾對民進黨往後的清廉度産生懷疑。 

  這也難怪蔡英文會表示,希望黨在處理這件事時,能夠展現出它的成熟,防止黨的基本價值,尤其是清廉的價值,以及對是非的判斷,被模糊掉。連過去挺扁甚力的辜寬敏日前受訪時都不得不指出,陳水扁還有些事讓臺灣人失望,入黨要看時機,要先等一下。蔡英文與辜寬敏的發言,不就是因為擔心民進黨的清廉形象,因為陳水扁重新申請入黨而再次蒙塵。 

  不過,另外一方面也看到民進黨內外有許多支援者,不認為陳水扁涉貪,他之所以被關在監獄是受到“司法迫害”的關係,所以要想方設法要維護陳水扁的“司法人權”。在臺灣“司法獨立”逐漸確立的今天,此種反應就是只問立場、不問是非。若一個政黨的支援者,大部分都是只問立場、不問是非,試問臺灣民眾對於這樣的政黨又有何新的期待呢? 

  此外,由鄭麗君等40席民進黨“立委”全數連署支援、黨內中壯世代推動的“臺海人權決議文”的重要提案,卻因時間關係,讓鄭麗君苦候3小時而未能在“全代會”中進行提案説明。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開對此不滿地表示,這個黨因為擔心出狀連討論都畏懼。試問臺灣民眾對於新議題的討論都畏懼之政黨,又要有何新的期待? 

  不論從初選提名制度的討論、陳水扁重新入黨的爭議,以及提案説明“臺海人權決議文”等過程,都可看出民眾對民進黨能否帶領臺灣航向更美好的明天,足以期待的非常有限。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