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獨”與救扁附身民進黨畸形結構

2013年04月22日 09: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日針對民進黨“臺獨”與救扁議題發表社評文章。文章指出,明知“臺獨”與救扁是選舉票房毒藥,民進黨人為何還要拼死吃河豚?是初選制度造成的!“臺獨”與救扁力量附身於民進黨畸形的黨員結構,只要抓住一部分黨員,就能把極小的力量頂上去,讓要爭取公職提名的人向他們低頭,把小眾主張,放大變成全黨主張。

  社評摘編如下:

  陳水扁從臺北榮民總醫院移送臺中監獄培德醫院,根據官方發佈資料,扁擁有醫療專區,獨享範圍廣達243坪,庭院花木扶疏,親友均可前往探視,形同“軟禁”,扁家仍表不滿,要求“保外就醫”。由於2014“七合一”地方選舉在即,扁家不愁找不到人聲援,女“綠委”邱議瑩踹破“法務部長”辦公室大門那一腳,也把民進黨形象踹破了一個大洞。  

  民進黨現在的兩大包袱,一個是“臺獨”,另一個是救扁。挑開來説,這兩個都是假議題。綠要角自己很清楚,“臺獨”永無可能實現,還會拖垮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救扁更是荒謬,扁家貪污無數,藏金海外,迄今沒有一句認錯、道歉,“司法程式”還在進行,如何僅憑扁曾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就得放他回家?然而,“臺獨”與救扁縱使社會認同度有限,卻在有人刻意操作下,炒作得風風火火。  

  搞到現在,民進黨內不認同“臺獨”與救扁的人怕被圍剿,也不敢大聲講出來。明知“臺獨”與救扁是選舉票房毒藥,民進黨人為何還要拼死吃河豚?一切都是初選制度造成的!  

  有關民進黨初選制度最近才鬧了一樁事,有媒體揭露“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大量引介黑道份子入黨,疑似是為黨主席蘇貞昌明年的黨主席連任之路做準備。黨中央和柯建銘都嚴正否認上述訊息,仍引起軒然大波,前“綠委”郭正亮甚至以“駭人聽聞”來形容這怪異現象。  

  民進黨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拿到600萬票,黨員數有多少?答案是約莫10多萬人。去年5月蘇貞昌以5萬5千多票當選黨主席,得票率50.47%,從這個數字即反映出民進黨社會支援度與其黨員數極度不成比例。  

  換言之,民進黨如果繼續維持以黨員投票來決定公職初選提名,一來是容易遭到操控,二來是無法貼近真實民意。前者,民進黨一直以來都有所謂的“人頭黨員大戶”,以目前10萬初頭的總黨員數, 大戶只要砸錢養2、3萬黨員,平日代繳黨費,初選時就“喊水能結凍”,想要選什麼就有什麼。在換票機制下,想拿幾席“中常委”也不難。現在的“中常會”就有多金黨員大戶在裏面,向來不算秘密。  

  “臺獨”與救扁力量便是附身於民進黨這種畸形的黨員結構,只要抓住一部分黨員,就能把極小的力量頂上去,讓要爭取公職提名的人向他們低頭,把小眾主張,放大變成全黨主張。選舉提名前夕更為明顯,女“綠委”邱議瑩為何踹破“法務部長”辦公室大門?還不是演給特定的選民看的!深綠、臺聯黨近來活動不斷,都是要拼2014。 

  制度威力何其大,臺灣“立法院”亂象過去不時上國際媒體,自“立委”選舉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對一小選區制度”驅逐了所有走偏鋒的民代,久而久之,“立院”已很久沒看到打架、丟鞋子、罵髒話的“立委”。  

  民進黨也一樣,如果制度調整,初選提名不再採黨員投票,或能以其他方式處理黨員人數太少,以及人頭黨員的問題,有意選公職的人就不必對那些荒誕不經的勢力低頭,民進黨也才能正常化地反映真實的民意,邁向執政。  

  改革最難之處在於既得利益的反撲,那些靠著現行制度獲利的人,必然會拿出各種理由杯葛。首當其衝是要選黨主席的人,選黨魁總不能用民調決定吧,當特定勢力、人頭大戶挺出他所支援的黨主席,這個黨魁有沒有魄力推動變革,這是極大的考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