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期待“習蕭會”轉化兩岸和平發展正能量

2013年04月11日 11: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在博鰲論壇上會面。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此次“習蕭會”釋出進一步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訊息,而兩岸如何將“習蕭會”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顯得更為重要。期待兩岸儘早將“習蕭會”達成的共識轉化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能量,更好地造福兩岸人民。

  社評摘編如下:

  4月8日,兩岸高度矚目的“習蕭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會面。此次“習蕭會”是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在國際會議場合會見臺灣重要人士。“習蕭會”釋出進一步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訊息,而兩岸如何將“習蕭會”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顯得更為重要。  

  此次“習蕭會”在亞洲博鰲論壇年會上舉行,具有特殊的意義。自2006年起,博鰲論壇就形成了大陸領導人會見與會臺灣代表團的慣例,也成為繼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後兩岸之間另一個重要的高層交流平臺。回首2008年4月,蕭萬長在就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之前率團參加博鰲論壇年會,並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面,“胡蕭會”也被稱之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晤”。之後,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四度率團參加博鰲論壇年會,博鰲論壇繼續發揮著兩岸經濟與事務性交流特殊平臺的作用。而在去年的年會上,吳敦義也在博鰲論壇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會面,雙方就兩岸關係一系列問題達成多項共識,有力地深化了兩岸和平發展。  

  從2008年4月“胡蕭會”至2013年4月“習蕭會“,歷經整整5年時間。在今年的“習蕭會”上,蕭萬長感嘆“5年的時間只是歷史的一小步,但是對兩岸關係發展而言,則是關鍵的一大步。”的確,短短5年間,兩岸關係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兩岸關係由和平發展開創期全面進入鞏固深化期。經由兩岸共同努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長足進展。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政治互信得到增進和鞏固,交流合作達成了18項協議,ECFA後續商談已進入收尾階段。兩岸文化教育交流不斷擴展並持續深入,兩岸基層交流蓬勃發展,大大增進了兩岸間的了解與認同。2012年以來,兩岸高層都經歷了重要歷史階段。2012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馬英九實現了連任,而11月中共十八大以及隨後的2013年全國“兩會”完成了中共中央及國家最高領導集體的全面換屆。當前兩岸都處在繼往開來的關鍵歷史節點,都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歷史使命。  

  而今年的“習蕭會”既是本屆博鰲亞洲論壇的焦點之一,更是兩岸承前啟後,鞏固深化和平發展新的起點,兩岸均有責任將和平發展的基礎進一步鞏固,將兩岸交流合作進一步推進,將兩岸廣大同胞的福祉進一步提升,這是兩岸面臨的共同歷史課題,更是兩岸同胞民利所在,民心所向。  

  雖然“習蕭會”的側重點在於如何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但兩岸互信和認同自然不可或缺。會見中,雙方在進一步增進彼此信任,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共同振興中華的認知與理念上有著高度的一致。習近平總書記面對臺灣眾多企業家代表,再次提出希望兩岸同胞精誠團結、真誠合作,在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兩岸同胞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蕭萬長則表示,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過去5年兩岸關係取得的豐碩成果,他提出“鞏固互信,堅定向前,務實開展,深化合作”新的16字箴言,提出兩岸應進一步攜手合作,互利共榮,振興中華。雙方都認為,振興中華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和使命,兩岸關係只有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中才能夠得到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機遇。在兩岸一家的認知上,兩岸達成共識,對於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和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